这首小令用词简练 , 只选取了几个片断 , 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 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 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 , 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 这首诗不事雕琢 ,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 , 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 , 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 , 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 , 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 , 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
【讲解】
有时候 , 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 , 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 , 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 。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 , 会历历如画 , 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 , 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 , 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 。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 , 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 , 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 , 分享你的激动 。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 。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 。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 , 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 , 傍晚的时候 。一个“常”字 , 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 。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 , 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 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 。“沉醉” , 是醉得很深的意思 。显然 , 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 , 一边在喝酒 , 而且 , 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 , 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兴尽晚回舟” , 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 , 天色已晚 , 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 , 掉转船头 , 往回走 。可是 , 沉醉的后果产生了 。由于天色黯淡 , 特别是醉眼模糊 , 辨认不清归路 , 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 。“藕花” , 即荷花 。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 , 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 。按照词调的要求 , 这里不用荷花 , 而改称“藕花” 。这时 , 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 。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 , 按词调 , 这里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 , 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争渡 , 争渡” 。这里的“争” , 作怎么讲 。“争渡” , 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 。“争渡 , 争渡” , 重复一遍 , 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 。当她正在心如火燎 , 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 , 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 , 去找寻一条归路 。忽然听得 , 呼啦啦一片响声 , 从河滩上飞起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 。“鸥鹭” , 鸥和鹭都是水鸟 。小词写到这里 , 戛然而止 。至于下文如何 , 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想来 , 可能是惊飞的水鸟 , 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 , 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 , 终于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 , 如何到家 , 在那里怎么玩 , 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 。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 , 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 , 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善于剪裁 , 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 , 稍加点染 , 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 , 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 , 也如闻其声 。总之 , 这首小词 , 虽然并无深意 , 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 , 今天读来 , 还是引人入胜的 。
- 人生感悟的经典诗句 人生如梦的经典霸气句子
-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 如梦令古诗李清照
- 如梦令全词欣赏 如梦令其二李清照词
- 如梦令三首古诗详解 如梦令全诗的意思
- 如梦令全文赏析 如梦令秦观翻译
- 昨夜雨疏风骤原文 《如梦令》古诗
- 大家有没有人生如梦的感觉?
- 如梦令古诗内容及解释诗意 李清照如梦令全诗赏析
- 红尘如梦的伤感诗句 古风红尘伤感经典句子
- 做梦有哪些好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