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烟花很美的短句 形容烟花的成语有哪些( 二 )


三代目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看花火服饰讲究
在日本的花火大会上,少了中国烟花文化中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热闹,反而格外在意形式——在花火大会上,女孩子们不能穿传统和服或者日常着装,而是要传统的色彩清丽的浴衣,还要配上整套的扇子和木屐 。她们脚下木屐嗒嗒作响,脸上妆容精致优雅,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伙伴 。男孩子也有成套相应的浴衣款式与装备,每个人都会默默遵守这个传统 。有时候,在花火大会开始之前,也要去专门的摊点买些日式点心增加气氛 。
可以说,整个花火大会,就是日本的夏季物语诗 。
为什么一场民俗活动,却要如此讲究呢?
其实追溯历史,日本焰火文化的艺术感,是作为火药的“花道”发展而来的 。在日本,燃放烟花和插花具有相同的意义,最讲究的,就是一种仪式感 。
烟花散尽,天空归于深蓝色,人们默默的回去 。花火盛开时无比灿烂,转瞬静静凋落消失,在美到极致时消亡,她比烟花寂寞,可这却是每个日本人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意 。
为何同为焰火文化,甚至日本的烟花历史受中国影响颇深,但日本文化的气质中,却是满满的“去烟火气”?
为何日本文化中,有种挥之不尽的“去烟火气”?烟火气,最早指的是烧煮食物的气味,后来延伸出“世俗生活气”的意思 。
面对日本文化中的花火,总让人觉得很是熟悉,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烟花” 。可在这熟识之中,有总有种陌生感,它们的总是看上去更冷漠一些 。即使是如此美丽和绚烂的时刻,似乎也在保持着冷静观望的态度 。似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
这种焰火文化中的“去烟火气”,其实可以用来类比中日很多同源文化,比如花道,茶道,建筑等等 。

  • 这背后的第一个重要原因,与日本对待中国文化的“精英意识”有关 。
在中国,无论我们的礼仪、文化还是建筑,都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世俗”意义 。但中国的文化在隋唐传入日本之后,却不再是平民的文化,而成为了贵族的学问 。只有王公贵族和社会等上等阶层,才配使用和沿袭 。
日本花道
也许,这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之前日本援助武汉疫情物资上的那些文雅词句,因为在日本,中国的诗词文化一直在保持着精英化的传承,日本高阶层人士掌握的非常好 。而精英化,恰好与代表平民化的“烟火气”相反 。
  • 日本文化“去烟火气”背后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日本化” 。
中国文化虽然极深的影响了日本,但日本有属于自己国家的一套哲学与美学系统 。在对这些中国文化引入之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
日本茶道,禅宗意味浓
以茶道为例 。在中国,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中国人各阶层的茶饮,是为了享受世俗生活乐趣,不然也不会有“斗茶”这等接地气的形式 。而日本茶道则不同,它从中国茶道中抽身而出,加入了自己的文化理解 。从过去热闹的民间饮茶,变成了具有禅宗和美学意味的仪式感活动 。茶不再是用来喝的,而是一种形而上的审美活动 。因此,这种脱离了世俗意味的活动,自然就变得不再有烟火气,而是更符合日本“物哀”审美的寂寞之气 。
日本文化中的“花见”,同样是去烟火气
中日焰火文化的分别,也是整个中日文化美学气质上的差别 。
一个是风风火火的世俗热闹,一个是沉静寂寞的一期一会 。
【形容烟花很美的短句 形容烟花的成语有哪些】各有各的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