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焰火文化:为何一个热闹世俗,一个比烟花寂寞?
影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一到节日放花炮,小孩子们便热热闹闹的跑出来凑热闹 。或者,是一对恋人在漫天的烟花下相拥,互诉爱的衷肠 。
前者,常发生在中国;后者,更像是日本人的故事 。
为什么中日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焰火气质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层原因?
今天,小玉就和你聊两国的焰火文化 。
中国焰火文化:世俗热闹
在中国,烟花炮竹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沉 。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就是中国发明的烟花 。毕竟,在公元800年左右,中国炼金术士就能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制成粗糙的火药了 。
但好像没有任何一本书上记载中国焰火的准确历史,因为中国焰火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民俗性” 。
《诗经.小雅.庭燎》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庭燎》中,便有中国燃放炮竹的雏形记载:”庭燎晰晰,君子至止 。”汉代,也有燃放爆竹驱邪的习俗;而据说唐代的李畋是爆竹发明者,在《该闻录》一书中,他还记录了一个“爆竹除妖”的故事 。后来李畋子孙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和鞭炮总称为”花炮” 。
电影《妖猫传》,唐朝已出现烟花 。
而焰火真正的兴盛与平民化,要到宋朝了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到了南宋,烟火终于可以被称作烟花了 。在南宋詹无咎一首《鹊桥仙》中,“龟儿吐火,鹤儿衔火 。药线上、轮儿走火 。梨花数朵,杏花数朵 。又开放、牡丹数朵 。”真的可以称作是“花”了 。
宋代春节的基本项目:燃放烟花爆竹
到了元代,烟花在节日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赵孟頫在《赠放烟火者》中描绘了一场烟花盛况:“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代在宫中燃放烟花
到了明清两代,市民文化繁荣,烟花也作为民间喜闻乐见之物走向了巅峰,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烟火戏” 。明代后期《金瓶梅》中就记录过一场工艺高超的水上烟花 。而《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场面,正是表现了明代宫廷模仿民间放烟花的习俗 。
根据清代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制作的明信片和邮票,表明了清代烟花的市民性
在中国,有部电视剧叫《人间烟火》,它揭示了有人在,就会有烟火的道理 。
中国人的烟花文化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热闹” 。一部烟花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市民文化的发展史 。它背后藏着的,是我们国人对世俗生活和趣味的热爱 。
而日本的烟花,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日本焰火文化:去烟火气
如果你常看日剧,会发现日本人在夏天的记忆中,一定有花火大会(hanabitaikai) 。而故事情节中,花火大会常常会和浪漫的爱情有关 。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花火大会 。最早的花火大会,是为了仪式和祛除邪灵 。发展到如今,它越来越多具有了观赏性、纪念性和社交性 。日本的焰火,也已经成为了凝聚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动 。
歌川广重《两国桥花火图》,江户时代
16世纪末,伊达政宗欣赏到了中国人表演的烟火,而后德川家康欣赏到了英国特使带来的花火 。在欣赏过后,便让三河炮术队学会了这项技能,并带回了日本 。
“东京最美花火大会”之称的隅田川花火大会,最早要追溯到1733年的两国花火 。在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中,就多次描绘了这场颇具艺术性的烟火盛世 。
- 古代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句 描写女子气质的诗句
- 做房子风水 盖房子风水真的很重要吗
- 形容兰花气质清雅诗句 兰花的诗词佳句
- 朋友相聚的经典诗句 形容相聚的诗句
- 315客户端官网下载 好315网下载安装
- 下雨后什么地方景色很迷人?
- 描写天气炎热的好句 形容夏天炎热的句子
- 说房子风水好的词 说房子风水好的句子
- 养胃的食谱有哪些?
- 最凄凉最悲伤的古诗词 形容凄凉的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