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叠韵词的好处 叠韵词是什么意思( 二 )


词,有句中韵,如满庭芳、琐窗寒、忆旧游等,例如秦观的《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换头处(下阕第一句):销魂,魂是句中韵,是韵脚 。
又如晏几道的《满庭芳·南苑吹花》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 。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 。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 。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 。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 。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
换头处:年光还少味 。第二字”光“就不是句中韵了,也不押韵 。对于”眷恋“,陈匪石说”吾人不知节拍 “既是此意 。
如果眷恋不是节拍,那么此处就是撞韵了,可以看出这”恋”在句中,也和韵脚平仄相同,可以词的撞韵与诗的撞韵不同 。陈匪石定义词的撞韵,一般被认为是诗的”挤韵“ 。
陈匪石举例的梅溪《寿楼春》中“未忘”,如果词谱中不标著叶韵,押韵了就是撞韵 。
《寿楼春 寻春服感念》(宋·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肠 。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敧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
又如:草窗《倚风 娇近》之“浅素” 。草窗即宋朝的周密,其《倚风娇近 填霞翁谱赋大花》:
云叶千重,麝尘轻染金缕 。弄娇风软、霞绡舞 。花国选倾城,暖玉倚银屏,绰约娉婷,浅【素】宫黄争妩 。
生怕春知,金屋藏娇深处 。蜂蝶寻芳无据 。醉眼迷花映红雾 。修花谱 。翠毫夜湿天香露 。
这两个例子,都是句中韵 。这种“句中韵”在诗中叫做挤韵,其实在南北朝论诗的四声八病中早就有论述 。
二、 撞韵的来源 南北朝永明体八病之说从上面陈匪石关于词的撞韵的分析,可以知道,撞韵不仅在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白脚),句中韵也是撞韵 。这种撞韵在齐梁永明体诗人的八病中早就提到过 。
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
八病前四种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不可同声,就是不可同为平上去入,区别是犯病的位置不同 。后两种,傍纽和正纽,和声母相关,如:月、鱼、元、阮 。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朋看一下文章后面的链接,关于四声八病有专门的介绍 。
第五、六种 :大、小韵,是不可同韵 。即不可用同一个韵母,这是诗词讲究撞韵的根源 。
在空海大师的《文镜秘府论》中解释道:
大韵诗者,五言诗 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 “津”、 “邻”、 “身”、 “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 。
书中举例说:紫翮拂花树,黄鹂闲绿枝,“鹂”与“枝”同为支韵,如此即犯“大韵” 。
“大韵”就是陈匪石的“句中韵”,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挤韵”。不过这种犯大韵的诗非常多,而且唐朝人也并不特意规避“大韵”这种撞韵 。《文镜秘府论》中特意指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