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 。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
元氏应该是初唐上官体诗人元兢,他说:大韵不算大毛病,注意规避最好,但是为此而影响文章的顺畅和准确,就不必在规避 。例如诗圣杜甫的七律《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愁对【寒】云雪满【山】,寒、山犯大韵,即挤韵 。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
另外,故作叠韵的诗句不算大韵,例如:飘摇、窈窕、周流这种同韵母的词语不是犯大韵 。例如杜甫的五律《独立》: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 。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飘飖piāo yáo,古人称为叠韵词,不是大韵 。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 。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
大韵是前面的字不可与韵脚同韵;小韵是除了韵脚以外,句子中同韵的字要避免,同样叠韵除外 。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撞韵,白脚与韵脚平仄相反,古人的犯大韵,所举例子都是平声 。但都是对于音律上的精益求精 。
另外,七绝与七律真正盛行是从唐朝开始的 。齐梁时期五言盛行,七言极少,因此八病都以五言诗举例 。
注:平水韵是根据唐韵、广韵等改编而来,都是继承隋朝切韵的理论,从隋朝以前的诗歌押韵可以看出,切韵一脉的韵书,与南北朝的音韵差距不大 。与今天普通话随有差距(例如没有了入声),但是我们今天读诗,大多还是押韵的 。
三、诗的撞韵上面所说词的撞韵,来源于永明体八病的“大韵”,诗的撞韵也是如此,就是不该押韵的地方押了韵 。
今天所说诗的撞韵,多是指近体诗单数句的白脚也押了韵,例如韩愈写给张籍的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与酥、无、都叶韵,在填词时可以用于西江月这种叶韵词牌中 。
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岸,和间、还、山叶韵,因此也是撞韵 。是否叶韵除了查韵表,还可以看古人填词时的押韵,例如《西江月》(元·尹志平):
有欲难超老病,无情易变童颜 。虚心实腹六神安,步步清凉彼【岸】 。九载能除四相,十年决到三【山】 。蓬壶阆苑恣游闲 。免却人间流转 。可以看出,山、岸是叶韵 。
又如清朝王士祯的《西江月 ·怀黄山东园》:
梦想天都黄海,吾庐亦枕黄【山】 。半天高柳水潺潺 。门跨飞梁绝涧 。山、还,和岸叶韵 。可见,王安石、韩愈的这两首七绝,白脚岸、处,都是撞韵 。
林下棋逢橘叟,矶头钓共鱼蛮 。烟销月出鹤飞【还】 。人在画溪东【岸】 。
结束语撞韵也好、大韵也好、小韵也好,都不是非常严重的诗病,但是创作时还是尽量避免为佳 。
填词的时候,按照词谱要求,需要叶韵的一定要叶韵,这不是撞韵 。如果不要求叶韵,当然也以避免为好 。
闻一多曾经提到过诗的三美,其中有一美是“音乐美” 。一首优秀的诗词,除了内容以外,音律之美也很重要,这是避免撞韵的真正原因 。
齐梁诗人的八病之说有些繁琐,但是有的内容影响很大,直接促进了格律诗的形成,并且影响到唐朝以来的科举制度 。八病中有的内容被奉为金科玉律,有的则被唐朝诗人忽视,例如大韵、小韵 。
- 中国最美古茶诗 关于茶的诗词名句
- 关于感恩好词好句大全 感恩的古诗词名句
- 关于花的诗歌简短 关于花的诗词有哪些
- 古诗词里的七夕溯源,现代人的七夕还浪漫吗?
- 关键词点击率查询 点击率查询软件
- 泣字组词语和拼音 泣这个字怎么读组词
- 千古江山 永遇乐辛弃疾词千古江山 辛弃疾《永遇乐》
- 天真的反义词是什么玩意 天真的反义词是什么?
- 感叹时间飞快的古诗词 形容时间快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 关于春诗词名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