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谢邀
世上本无事 , 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听起来很大度 , 很清高 , 在当时可能很有道理 , 可以画地为牢而不用担心罪民会跑 , 民犯罪可以不用刑罚 , 以德教化 , 真的是民风淳朴 。可后来怎么样了?还是制订了刑罚 , 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 , 有的朝代还专门设有刑部 , 以至于现在的公安 , 法院 , 监狱等 。有效震摄了犯罪份子 , 那么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庸人自扰吗?不是 。所以时过境迁 , 人们也把这句话赋于了另一层意思 , 即自己给自已找麻烦 。:会说庸人自扰 , 有什么事?
总的来说这句话有一定的局限性 , 其码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你看各朝各代的君王为了防止臣子不忠 , 背叛 , 造反 , 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 使尽各种手段 , 对臣子进行监督 , 为防公务员犯罪 , 制订监察 , 督导机制 。这是庸人自扰吗?不是 。
所以世上真有事 , 庸人自不知 。
还有些庸人 , 把这句本不复杂的语言讲的神乎其神 , 还赋与禅意 , 真成了庸人自扰了 。本来无一物 , 那有那么多 。是我们想多了 , 过去有平常人 , 现在也有平常人 , 而且大家都很平常 。
无事生非折腾自己
我理解为:
世界上本来很平静 , 很简单 , 很友爱 。不高明的人却不这么理解 。会把发生的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 , 想的很复杂 , 后果很严重 。搞得自己胆战心惊 , 情绪平静不下来 。结果呢?担心的事情什么也没有发生 , 完全是自己惊吓自己 。比如在单位与一位同事发生点小摩擦 , 争了几句 。本来事情就过去了 。她回到家 , 就想出一连串严重后果 。她明天会不会再来找我茬?再来骂我?会不会找人打我?发生这些情况 , 我怎么办?等等 。搞得自己饭也吃不香 , 觉也睡不好 , 整天神经叨叨的 。结果事后两人既没有再争 , 也没有再吵 , 更没有出现打人行为 , 大家客客气气的又恢复日常的平静 。
“世上本无事 , 庸人自扰之“ 。这种事 , 比较多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 。如果多读点书 , 多交点朋友 , 多走出家门 , 多一点参加喝茶、聚餐、聊天、广场舞之类的社交活动 。让自己多一点事做 , 没有空闲时间去瞎想 。心胸宽广一点 , 气量大一点 , 这种事情就会少发生 。
我是个俗人、更是个平庸之人 , 只知道每日为自己、为家庭奔波操劳 。若能在忙碌中收获个衣食无忧 , 也算对得起父母妻儿、亲朋好友 , 人生中也该心满意足了 。
在现实生活中 , 我们多数时间是被外界事物被动的牵引着 , 很难在自己主观上形成对外界事物和个人人生的独立思想 。即使我们从书本上获得一些所谓的人生道理和生活感悟 , 也不过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身感悟 , 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罢了 。能主动的去体会人生 , 并达到“世上本无事 , 庸人自扰之”的意境何其难也!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 , 世界就是由近乎无穷无尽的事物堆积而成的 。我们每个人生在其中、活在其中 , 随时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儿 。一个人如果不把这些和自身有关的事情做“好” , 是难以安稳地生存下去的 。人因为劳作 , 所以才会有收获 。为了有收获 , 我们就要不停的去劳作 。而劳作中 , 我们不可避免的会与外界的人和事物产生交集 。由此 , 产生的结果对于我们自身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甚至有时候 , 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分辨劳作中哪些是好、哪些是坏 。单纯认为对自身“有利”的就是好 , 对自身“不利”就是坏的结论 , 显然是个人主观上自私的表现 。而如何辨别人生中的“好与坏”却又是一个“大学问” 。“大学问”当然需要大智慧去解答 , 以我等百姓自然无此能力 。既然无法正确判断 , 不如来个“万花丛中过 , 片叶不沾身”游戏人生的态度 , 但此种做法又与“人生需要劳作才有收获”的道理发生了冲突 , 看起来方法还是不对 , 问题甚至更严重了 , 连“好与坏”都搞不清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