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知识手抄报,电学基础知识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电学知识手抄报”的核心内容以及“电学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电学知识(电学基础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包括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四个方面 。
电流和电路首先 , 收费
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方法称为摩擦起电 。
2.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而小的不带电物体 , 如头发、纸屑、灰尘等 。
3.两种指控
正电荷:规定擦了丝的玻璃棒的电荷为正电荷 。
负电荷:规定用皮毛摩擦的胶棒的电荷为负电荷 。
4.电荷相互作用定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二、电流与电路
1.电流: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定义为电流的方向 。
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 , 是路径 。
4.电流的三种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
5.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至少由四部分组成 , 即电源、开关、电线和电器 。
6.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表 。 画电路图一定要注意这三个问题:一是电路元件要使用统一的符号;二、电路图要画成长方形 , 导线要横平竖直 , 元件符号位置要合理;三、注意通路、短路、开路的特点和画法 。
三 。 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电器一个接一个 , 只有一条电流通路 , 没有支路;任一电器断开不工作 , 其他电器全部停止;电路中任何位置的开关都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功耗 。
并联电路:电器并联在电路的两点之间 , 可分为主电路和支路;当一个分支断开时 , 其他分支上的电器仍能工作;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所有电器 , 分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分支上的电器 。
第四 , 电流的强度
1.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 , 简称电流 , 用符号I表示..
2.电流单位:安培(缩写为安培 , 用字母A表示)、毫安(mA)和微安(μA) 。 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mA = 1000μ毫安 , 1mA=1000μA
3.电流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一、使用电流表前 , 要看清所选量程和分度值 , 电流表要调零;二、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 电流要从正端流入 , 从负端流出;第三 , 测得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 否则会烧坏电流表;第四 , 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 否则会导致电源短路 。
动词 (verb的缩写)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定律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
2.并联电路中的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和耐压性 。 一.电压
1.电压是电流的原因 。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运动 , 形成电流 。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器件 , 电压用符号u表示 。
2.电压单位:伏特(简称V)、千伏(kV)、毫伏(mV) 。 它们的转换关系为:1V=1000mV , 1kV=1000V V 。
3.电压测量
如何使用电压表:一、使用电压表前 , 要看清所选量程和分数值 , 电压表要调零;二、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两端 ,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 , 负极流出;第三 , 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第四 , 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 电压表所在的支路几乎没有电流流过 。
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定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 。
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每个支路两端的电压 。
三 。 抵抗
1.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电阻的物理量 , 称为电阻 , 电阻的符号是R..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只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截面积 ,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以及导体本身是否通电无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