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写的诗作,你最喜欢哪几首?( 二 )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北边地民风迥异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八月飞雪,北风暴烈,草折雪舞,来势汹汹 。风雪铺天盖地带来奇寒也带来奇景,漫天风雪在诗人眼中化成了万树梨花,颇有浪漫色彩 。开头四句雄健奇特,反差极大,向我们展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着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十分独特鲜明 。诗人紧紧抓住边地风猛雪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塞外雪景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冰雪,想象瑰丽,比喻新奇,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唐代边塞诗人写的诗作,你最喜欢哪几首?

文章插图
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这首小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开头一句,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写在一个秋夜,军中有人用琵琶等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奏起了新鲜曲调,跳起了新颖舞蹈 。“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是指《关山月》的曲调 。这句诗紧承上句,意思是说这充满异国情调的曲调仍然离不开旧的内容,暗点出了将士们于丝竹幽咽之中油然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 。
“撩乱边愁听不尽”一句,是说越是起劲地弹唱起舞,越是引起久戍思归的苦情,扰得他们心烦意乱 。这里的“听不尽”意味深长,既有将士们对哀愁的曲调“奏不完”而产生的怨叹,也含有他们对家乡山水和边关风物的眷恋、赞美,表示“听不够”的意思 。“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诗,以景结情,借长城月夜苍凉的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 。将士们徘徊四望,高高秋月挂在空中,蜿蜒逶迤的长城绵延起伏,心中愁懑无穷无尽,苍莽悲凉 。通过写听乐曲、看歌舞,抒发了戍边将士深沉而复杂的愁思 。

唐代边塞诗人写的诗作,你最喜欢哪几首?

文章插图
4、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将书生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催化为燎原之势 。投射出初唐在崇尚立功边塞的时代大气候中许多文人向往边塞生活的人生取向,委婉地表白了自己怀才不遇投身边关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凸显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

唐代边塞诗人写的诗作,你最喜欢哪几首?

文章插图
唐代,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并有王之涣、王昌龄、李颀、王翰、崔颢等人共同形成边塞诗派 。他们的诗作中展现出大漠风沙的边塞奇异风光,表达出对功名的追求,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凌云之志,诗中洋溢着浪漫的情怀、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蓬勃的朝气和激昂的旋律,这些都阐释着盛唐精神,是“盛唐气象”的集中体现 。

【唐代边塞诗人写的诗作,你最喜欢哪几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