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古诗译文 题秋江独钓图诗意( 二 )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 。
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 。
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
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在户部做郎中时,被朝臣们共推为“各衙门官读书博学善诗者”之“最”,康熙召对懋勤殿,特旨授翰林院侍讲,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 。令入值南书房 。康熙皇帝下诏王士祯进呈诗稿,王士祯选300首诗作进呈 。
一时,王士祯诗名更为大振,天下文人无一不知王士祯,天下诗人无一不以识得王士祯为荣幸 。与诗名大盛的同时,他的仕途也极为顺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官至刑部尚书 。
蒲松龄是个落拓不第的文人,他作有《聊斋志异》,可是,久不被世人所识 。当蒲松龄找到王士祯时,呈上了他呕心沥血之作《聊斋志异》,王士祯认真地“加评骘而还之”,为了让《聊斋志异》出版,王士祯在该书上大书“王阮亭鉴定”,使得各家书坊争相求索书稿,以能刊刻《聊斋志异》“以为荣” 。当时的名流称赞此事:“国家文治轶千秋,扢雅扬风,巨公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首 。”王士祯还赠诗蒲松龄《题聊斋志异》: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诗 。
王士祯见济南城西周村长白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气候条件也非常适意,便在此修建了别墅,名叫“夫于草堂” 。每逢闲暇便来游玩小住 。盛夏酷暑,则全家来此消夏 。这里有漫山的森林,清碧的泉水,鹿鸣鹤舞,湖光山色,是难得的避暑胜地 。附近又有繁华的周村,生活十分方便 。王士祯曾长期在山中别墅居住,登峰观瀑,临池戏鱼 。有时登临会仙高峰,谣望清河碧带,芽庄湖帆,乘兴吟哦“东山清风来,西涧凉雨度” 。兴致高时,仰天长啸,空谷传响,极为惬意 。
王士祯家藏书极富,他入仕途后,借他人藏书抄做目录,照单买书,一生收入,悉以购书,30余年间,从无罢手 。康熙四十年(1701)请假告归时,随身行李,惟书而已 。他的学生扬州兴化籍画家禹之鼎为他作有《载书图》一轴,以纪其事 。他有藏书楼“池北书库”,与朱彝尊“曝书亭”称誉大江南北 。
王士祯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说”的又一大家, 但是,他只“拈出神韵”二字,没有作正面的系统阐述,引后世注家各执己见 。袁枚批评王士祯的诗作“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又能加宫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风格 。”“然稍放纵,不加检点,便蓬头垢面,风姿全无 。”王士祯《春不雨》,诗云: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
袁枚话虽激,也是一家言 。王士祯一生著述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 。
王士祯幼承家学,九岁能草书 。他以诗与诗论著称于文学史,其书名为诗名所掩 。他的书风如诗风,历经变化,终成一家 。书作有晋人法度,纵逸俊美,温雅风流,高雅清秀,字中透出一股文人气息,他的书法为典型的“诗人之书”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 。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诗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