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著名的十大诗人 唐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七 )


为此 , 杜佑从大历元年(766年)起埋首故纸堆中 , 采集经史百家之言 , 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潜心钻研 , 完成了这部专叙历代制度变迁的二百卷史学巨著《通典》 , 全书从上古三皇起 , 至唐玄宗天宝末年止 , 在史学上做出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
及至唐末 , 藩镇割据称雄 , 京兆杜氏为国尽忠 。
唐僖宗在战乱中多次逃出长安 , 宰相杜审权长子杜让能从驾护卫 , 此时京城残破 , 连马都没有 , 他就随皇帝车驾徒步远行 , 片刻不离左右 。唐僖宗感动地对杜让能说:“朕之失道 , 再致播迁 。险难之中 , 卿常在侧 , 古所谓忠于所事 , 卿无负矣!”
唐昭宗即位后 , 杜让能已为尚书左仆射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不听朝廷号令 , 还指责宰相杜让能“抑忠臣 , 夺己功” 。年轻气盛的唐昭宗咽不下这口气 , 凤翔又近京师 , 就派杜让能发兵讨伐骄纵的李茂贞 。
由于朝中大臣与李茂贞勾结 , 泄露朝廷行踪 , 杜让能率领的禁军与李茂贞大军在周至县相遇后一战即溃 。李茂贞乘胜追击到京城西门外 , 请唐昭宗“诛晁错以谢诸侯” 。
杜让能自知难逃一死 , 对唐昭宗说:“臣请归死以纾难!”
唐昭宗不得已 , 含泪道:“与卿决矣!”之后无奈地将杜让能与其弟赐死 。杜让能含冤而死14年后 , 大唐帝国彻底陨落于藩镇混战之中 。
▲唐昭宗 , 公元904年为朱温所弑 。图源:网络
此前 , 杜佑的孙子杜牧 , 在诗文中书写晚唐京兆杜氏最后的风流 。
在学术界与民间的各种唐代诗人榜单中 , 杜甫与杜牧都是妥妥的前十名 。与京兆杜氏的其他人才一样 , 人称“小杜”的杜牧也身怀经邦济世之学 , 却始终未能施展 。
他年轻时写的名篇《阿房宫赋》 , 以六国与秦朝灭亡的教训 , 劝谏君主爱民与施行仁政 , 否则失人心 , 则失天下:“秦人不暇自哀 ,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与官至宰相的堂兄杜悰不同 , 杜牧一生颇为落魄 。爷爷杜佑去世后 , 杜牧父亲这一房就走向没落 , 甚至居无定所 , 杜佑留给杜牧一家的三十间房屋 , 也都为抵债归了别人 , 八年之中搬了几次家 。
杜牧因此更加用功 , 通过科举苦读步入仕途 , 后来到扬州牛僧孺的幕府任掌书记 。他在《遣怀》诗中回顾这段经历:
落魄江湖载酒行 , 楚腰纤细掌中轻 。
十年一觉扬州梦 , 赢得青楼薄幸名 。
很多人读到此诗 , 以为杜牧是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 。殊不知 , 在此期间 , 杜牧还著有《罪言》、《战论》、《原十六卫》等多篇政论文章 , 时刻关心时政 , 但都不为所用 , 那首《遣怀》正写于他最失意的时候 。后来 , 宋代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发现了这些被埋没的文章 , 因杜牧针砭时弊 , 言多中肯 , 故采录其言 。
杜牧诗中的风流 , 实为一个才子的失意潦倒 , 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他身陷牛李党争中 , 却不愿站队 , 一生英雄 , 终无用武之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