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不为晚 , 不负时代莫落伍 。感谢改革开放的及时 , 使我们50、60出生的一代人还能赶上互联网、数字化时代 。生在新中国 , 长在红旗下 , 教育的普及使我们没有成为文盲 , 当我们进入中年时 , 改革开放的春风 , 使我们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 , 互联网的出现 , 从信息化到移动互联网数字化飞速发展 , 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亲密“伴侣” , 而且随着数字化的推广普及 , 进入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 越来越给人们生活“如胶似漆” , 并且成为人们经营创收活动的“广阔天地” , 网店、快递、快买 , 单车、网约车出行 , 自媒体创作、直播带货 , 等等 , 互联网派生就业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生事物的出现不断的改变着传统生活方式 , 也给我们这些进入“夕阳红”年岁 , 赶上高科技时代的这代人带来一些不适应 , 倒逼着我们长到老学到老 , 必须摆脱“科盲”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 不然就要成为寸步难行的“老小孩” , 提前进入数字化时代的“老年痴呆” 。
学海无涯 , 学习也没有年龄之分的任何世俗和明文限制 , 相反我们古代先贤还有一段劝导老年人们要继续学习的经典故事 。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 , 想要再学习 , 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作为臣子的戏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呀!我是听说 , 年轻时喜欢学习 , 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 , 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 , 如同点燃蜡烛的光明 。点燃蜡烛行走和在黑暗中行走 , 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真好啊!”先贤们就有这种不负老年时光继续“秉烛夜读”的精神 , 何况我们还是为了自己生活方便需要必须去学习 , 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 本人因其两个儿子都是学的计算机 , 所以接触电脑较早 。正如我的头条号简介 , 本人是一位企业的退休职工 , 关于我怎么叫我大儿子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 既然行文到此就将尘封的往事在这里絮叨絮叨 , 并没有意思显耀自己的高明 , 但作为当时刚露端倪的新兴技术 , 也不能不说当时自己看的很准 , 为孩子们较早进入这一新兴技术领域起到了正确的引领作用 。
说到这里还得提到我的过去一位同事 , 经过企业考核选拔 , 带职委培在一个计算机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结业后 , 回到企业分配到厂里新进的一套线切割设备 , 就是用钼丝通过编好的既定程序把机械模具配件切割成需要的几何形状的程控机械设备 。由于她在委培之前我们是一个车间关系不错 , 回来后虽然不在一个车间 , 经常还在一块儿聊天 , 对她的工作轻松情况十分了解 , 常常把一块模具毛坯固定到切割机上 , 调好程序启动之后 , 不需要任何操作工件切割完成 , 机器就会自动停止运行 , 人可以逛街 , 洗衣服 , 找人聊天 , 想上哪儿上哪儿 。因为当时我的大儿子已经上初二 , 因为贪玩打电子游戏 , 又结交一些不良同学 , 关于他的学业和前途 , 已经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有意无意当中这个女同事的这门先进技术成为我为儿子选择的思考 。一年之后我大儿子以8分之差遗憾的没有考上高中 , 由于当时初三复读控制的相当严 , 加之想让他与一些不良同学脱离 , 正巧听说邻居家在南阳一个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有关系 , 又因为这个学校正是我的那位女同事委培的学校 。学业不成让孩子学一门先进技术也正是我的一个选项 。于是就做出了决定 , 时间是1995年秋 , 互联网在中国刚露端倪 。因为在厂里那位女同事操作的机器在软件技术上称为“微机” , 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范畴 , 我也曾经在一些科学杂志上看到人与电脑下棋的报道 , 下意识当中已经感到这门技术的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但对于微机、计算机、电脑到底是什么东东关系 , 还是晕晕乎乎 。又在送大儿子到南阳上学时候 , 在街上报栏里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这个概念 , 又很好奇的详细看了内容介绍 , 只是感到挺新鲜 , 却不知几年中突飞猛进发展 , 就使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 。到今天又成为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的一统天下 , 而且5G、6G、物联网时代就要接踵而至 , 让我们应接不暇 。
- 关于含有秋字的诗句 含秋的诗句古诗
- 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关于芙蓉的诗句古诗
- 菊花唐元稹原文及赏析 古诗菊花唐元稹诗意
- 赞美老师的最佳古诗 尊师的诗歌简短
- 关于除夕的古诗大全 除夕古诗杜牧
- 十首最优美的写景古诗 写景的古诗有哪些
- 描写花的诗句四句古诗 关于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 适合三四岁孩子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
- 与家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与家有关的古诗
- 关于春节最有名的古诗 与春节有关的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