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明月山,滚滚长江水,宁静的御临河畔,江北区五宝镇犹如一颗镶嵌在长江边上的“生态明珠”,山清水秀,交相辉映,景色醉人 。这里森林小镇风光无限,传统文化底蕴浓厚,民风民俗原汁原味,农家生活多姿多彩,一个灵秀隽永的“绿海田园休闲地乡情怡人后花园”正悄然崛起 。
追溯五宝 传奇隽永
五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古属巴国、巴郡 。清乾隆24年从巴县划属江北厅(后改为江北县及江北区) 。两江沿岸巴人遗迹、汉代古墓、崖墓遗迹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均有军事设施扼守两江要冲 。据考证,明清时五宝最为繁荣,建寺庙、设义学、迁场镇,处处均有古人遗迹 。
而“五宝”得名,更是源远流长,与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避难于此密不可分 。
据传,当年建文帝登陆重庆时就是在江北太洪江镇太洪岗码头 。这片由整块巨石形成的平缓岩石依然静静斜卧在两江交汇的漩涡之中,千百年来反复行走留下的深浅坑洼让人不时回忆起那些匆促的身影 。据说建文帝一行化作“行脚僧”从京师逃出后,四处漂零,于公元1406年5月逃至大洪江投靠旧臣李景贤 。李景贤在太洪岗秘密迎驾,奏请建文帝暂时安避此地,叩曰:“此方虽属偏僻,却是风水宝地,域内有山、水、林、泉、峡五宝,实乃休养生息之上佳处所也!”建文帝听罢,环顾沿岸风景秀丽,山上松柏滴翠,江中水清鱼翔,岸滩沙净石奇,加上处犄角之地,交通进出甚为不便,确实为避难之绝佳,于是就安顿了下来 。为了永志建文帝劳途驻足、转危为安、弃难呈祥的荣幸,后人便将迎候建文帝登岸的太洪岗更名为接圣台,因重庆地界迎官接圣历来都是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故接圣台至今还保留着“小朝天门”的称呼 。皇帝驾临的太洪江也从此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御临河 。
建文帝初到五宝,常常登高望远,看着滚滚长江,想到江的那头便是祖宗开创基业之地,无奈亡国之痛、毁家之恨总难消释 。多年的逃亡生涯,早已让跟随的军士们疲惫不堪,自己也渐感复位无望 。一天傍晚,建文帝在众军士的护卫下顺御临河而上,突见大河声势夺人地嘶叫着冲出深谷,却又在一处沱湾外徘徊不前,随后在漩窝中挣扎着化为乌有,他突然感伤,这不正是自己悲惨命运的写照吗?不禁失声痛哭,遂吩咐随行将士把随身兵器弃于沱湾,就地遣散 。自己和不愿离开的军土选择了在当地修建寺庙归隐山林,君臣一行从此开始了真正出家修行的生活 。这个兵士弃甲扔箭的沱湾便有了新名字--箭沱湾,而军士放逐马匹的地方也成了今天的“马岭坪” 。这里也是五宝和御临河风景区中最为迷人的地方,时至今日依然峡谷幽深、树林森森、漩涡翻滚 。
建文帝在太洪江镇一住经年,每日黄卷青灯,念佛读经,闲时泛舟沐泉,登山观峡,走访农家,却也悠哉游哉,自得其乐,不觉之间,重返帝京、龙袍加身之念渐行淡去 。他时常感叹“圣地五宝也”,正是帝家归隐之所 。他触景生情,口占一诗:“太洪江边一秤砣,长江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
走进五宝 叹为观止
五宝素来古寨众多,尤以新三村的古石寨--天保寨为雄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寨建于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至开庆元年(1259年),历时19年,是南宋抗元战争军事防御设施之一 。它地踞高地,扼守险关,俯临大河,四周巨石砌墙,寨内约有篮球场大小,原建有房屋数间(现有一无线基站),只留一石门与外界相通,固若金汤,只可仰望,不可觊觎 。嘉庆二年至七年白莲教义军经河南、陕西直入四川,在江北驻扎三个月后,奔长寿而去 。为防白莲教卷土重来,江北厅通令各地建立城堡坚壁清野 。在区内各战略要冲修建土寨,天保寨此间也有一定规模的培修 。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历经战火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今站在寨墙上远眺,君临天下的霸气不减当年 。
- 新中式客厅风水 新中式风水九鱼图
- 风水流年指的是什么 风水上的流年是什么意思
- 二儿子的风水方位 风水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各自的方位
- 风水在生活上的意义意义 风水故事传说 民间风水故事
- 风水形煞图解大全 风水煞图解
- 阴宅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建设酒店
- 洛阳风水宝地 洛阳是风水宝地吗
- 左边右边怎么区分 风水上左边右边哪个好
- 卫生间挂风水帘用用多少根 风水帘子挡到哪个位置最好
- 什么是穿山甲 风水穿山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