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天然的营养食物,对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强健体质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有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在母乳喂养期间,婴儿很容易会患上一种叫做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疾病 。那么母乳性黄疸原因、症状是什么?如果婴儿不幸患上了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宝妈们又该如何预防婴儿母乳性黄疸呢?接下来,妈妈网百科将详细为你解答 。

文章插图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 。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不过宝宝的身体健康完全没有收到影响 。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
经了解,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 。不过,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会偏黄一些 。所以宝妈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喂养需求,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
母乳性黄疸原因是什么?据了解,目前医学上对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宝宝在喝下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从而出现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偏黄的情况 。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
支持以上两种说法的专家,具体推测出以下三大原因: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
母乳性黄疸主要可以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种类型 。早发性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迟发性一般是在出生后7-14出现,具体的情况都是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
母乳性黄疸症状有哪些
1、最明显的是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宝宝肤色会偏黄、眼白也会泛黄 。不过母乳性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
2、宝宝身体情况一般都良好 。宝宝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
3、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 。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
虽然说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普遍情况下都会出现皮肤偏黄、眼白泛黄的母乳性黄疸情况,但对于爱儿成命的新妈来说,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依然会让她们感到不安和担忧 。那么,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 细菌性阴炎应该放什么药 细菌性阴炎如何治疗用什么药
- 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
- 在家怎么锻炼身体好?
- 女性安全期怎么算最准确 女性安全期测试仪
- 祝男朋友生日的话短句 祝男性朋友生日快乐的句子
- 剖腹产疤痕修复
- 过敏性紫癜会不会传染 过敏性紫癜是遗传病吗
- 双子座男双子座男生性格?
- 赛尔号闪光艾斯菲亚特性 赛尔号闪光艾菲亚怎么得
- 女性错误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如何正确养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