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同学情是怎样的?

少年时代,同学情是纯真,热烈,掏心掏肺 。
中年时代,同学情是淡漠,功利,不冷不热 。
老年时代,同学情是遗忘,失忆,模模糊糊 。
说真的,很淡、很淡了 。顶多一年一次,同学中的大款,请上一桌,也无非是喝酒、吃菜,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 。我跟老公是高中同学,有个高中同班微信群,我干脆没加入;我还有个下乡知青点群 。前年年底,偶尔见到于大哥,把我拉进去了 。自从去年开始来头条做自媒体,感觉手机很卡,就另买了个新手机,把加着知青群的那个微信号,留在旧手机上了,只把有音乐群的微信号登陆到新手机上了 。
前几天,我突然想起旧手机,好久没充电了 。我充好电,打开手机,微信号已经掉线了,密码也忘记了 。算起来,我跟知青群的群友,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任何音信了 。
一、同学情我跟老公是高中同学,80年代结婚 。那个时候生活压力大,工资捉襟见肘,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多挣钱,怎么省钱,早把同学情抛在了脑后 。90年代,同学当中有一个当了处长的,一个当了检察长的、一个承包了企业家属厂的,混得风生水起,偶尔组织个饭局,同学情才续了起来 。

你眼中的同学情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饭局是小范围的,不超过十个人,都是公职人员 。我老公经常挖苦我说:你们机关孩(城市户口的),就是不如我们农村人混得好,你也就是跟着我沾光,还能跟着去蹭一顿,不然谁会想起你?是啊,我是回城知青,没有好单位,集体厂子,工资低,没福利,八竿子扒拉不着 。以前只有城市户口的才安排工作,农村户口的基本没机会,为什么农村的同学反而混得好呢?
我感觉,我跟老公的起点不一样,我回城安排在大集体,我老公就业在国企,一锤定终生 。现在机会均等了,城市户口的,跟农村户口的没啥区别了,城市户口反而不如农村户口吃香了 。
我跟老公2001年都下岗,老公去塘沽打工了 。每次同学小聚,都给我老公打个电话,因为我老公上学的时候是班里的团支书吧?退休之后,接着来到黄岛打工,虽然每年都会接到几次,同学聚会的电话,一直也没能参加上 。
自从我婆婆90岁(今年94岁),我老公姊妹六个轮流照顾我婆婆(每人一个月),有一次接到聚会电话的时候,正巧我跟老公都在老家,我看着我婆婆,让我老公自己去了 。又赶上一次,我老公接到聚会的电话,我跟老公又轮到照顾我婆婆,我打算还是让老公一个人去 。正巧我四小叔子两口子去我婆婆家,听说这件事,立马说:你俩一起去吧,我们也没啥事,在这里看一会老妈 。
这几年,总是那个承包了家属厂的同学请客 。我跟我老公说,真不如把毕业的那一天,定为聚会日,每年名正言顺地聚一次会,AA制 。这总是一个人请桌,真不好意思去白吃白喝了 。我跟老公说,疫情过后,咱也请一桌,至少得1000元一桌吧 。
【你眼中的同学情是怎样的?】隔了很多年以后,我去参加的这次同学聚会,我感觉,高中同学情,很淡了 。除了喝酒吃菜,居然找不到共同语言 。搜肠刮肚,还是尴尬的没话可说,真不如老年大学的同学情 。喝酒情,真不如一起唱歌,一起拉二胡,一起吹葫芦丝,一起去唱卡拉ok,更惬意 。我老公的同学群我经常看,也大都是发一些问候表情,顶多发个帖子,同学们之间很少交流、聊天 。还不如音乐群、合唱团群,更有共同语言,每天的信息量爆满,害得我的新手机也开始卡了 。每天清空好几次,也不舍得退群 。因为,那里面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