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基情关系图 苏轼苏辙苏洵三者关系( 五 )


注释
张益州:宋朝南京人,字安道,官益州刺史 。
传言:相互谣传 。
以亲辞:用养老的理由推辞官职 。
欹(qī):倾斜 。
油然:谦和谨慎的样子 。
繄:是的意思,为助词 。
属:有所托付 。
暨暨:果敢的样子 。
于于:自足的样子 。
条:修理 。
骈骈:茂盛的样子 。
渊渊:象声词,敲鼓的声音 。
娟娟:美好 。
闲闲:悠闲的样子 。
哇哇:孩子的哭声 。
芃芃(pénɡpénɡ):美貌盛 。
仓庾:放谷的地方 。
崇崇:高峻的样子 。
庑(wǔ):堂下的周屋 。
【作品鉴赏】
《张益州画像记》是苏洵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 。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 。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 。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夸赞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评价都是很合理的 。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本 名
苏洵
字 号
字明允
自号老泉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
出生时间
1009年5月22日
去世时间
106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
《权书》《衡论》《嘉祐集》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职 位
【唐代诗人基情关系图 苏轼苏辙苏洵三者关系】官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