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脱口秀稿子3至5分钟 单口相声三分钟爆笑稿子

《了不起的麦瑟儿夫人》这部美剧最近走红,让女主所从事的”stand-up comedy”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锦衣华服一起进入观众视野 。一盏聚光灯下、一个人、一架麦克风,嬉笑怒骂笑翻全场的这种表演形式究竟是什么?
有人会说,这还不知道?这不是脱口秀吗?脱口而出,诙谐幽默的个人秀,有什么问题吗?
然而脱口秀其实是国内对英语talk show的音译,而英国世界里的talk show和”stand-up comedy”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美国的Talk show直译过来就是谈话秀,英国更是直接了当称呼其为“chat show”,说白了就是一个谈话类的节目,一般是在电视或电台播放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主题谈话 。
挑起脱口秀大梁的自然就是脱口秀主持人,他们负责策划脚本(也有专业的幕后脚本撰写人员)、抛出一个时政热点话题、掌握节目进行的节奏、调动录制或直播现场气氛,更多体现一种主持风格 。
脱口秀的这种形式据说最早萌芽于十八世纪英格兰咖啡馆里的主题讨论沙龙,在美国广播和电视早期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搬上了美国大大小小州市的电视节目,一期期、一个个公开讨论的议题节目沉淀下来,成为美国电视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脱口秀节目就有包括”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大卫深夜秀”(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艾伦秀以及奥普拉秀等等 。
【幽默脱口秀稿子3至5分钟 单口相声三分钟爆笑稿子】而“stand-up comedy”很少有公众电台的签约合作,(除了如英国喜剧国宝阿金卡卡的个人单口喜剧),风靡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酒馆和俱乐部的”stand-up comedy”表演者们更像是酒吧的驻唱歌手,为一定空间内的观众进行现场个人表演,因为场合较为隐秘,所以讨论的话题更为开放,尺度也更大 。表演不会邀请嘉宾谈话,都是演员自己一人面对全场,通常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事先排练好的话题进行演绎赢得笑声 。

这样的表演其实压力非常大,能否达到预想中的喜剧效果,观众的临场反映至关重要,这就与我们传统所熟悉的单口相声有所区别 。
有人以为西方的相声”stand-up comedy”就是国内的单口相声,但深究起来两者差别也很大:相声看重的是台下的功夫,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绕口的“报菜名”能有演到模有样,台下可能默默要练上好几年 。相声到了台上,手势、姿势、停顿甚至语气都是一板一眼的,相对来说看似随意但其实是端着演的 。
而”stand-up comedy”注重的是快、奇、新,段子紧贴最近发生的时事或大众关心的议题,所以从草稿到表演能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就不错了,话题要常换常新,甚至根据观众的临场反应插入一些即兴的梗,而一个经典的相声段子说上十多年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
传统相声有“包袱”,“stand-up comedy”有“tight ten”,后者更注重在紧凑的时间里笑点密集,最好全程笑到停不下来,这就要求演员的语速要非常快,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甚至输出价值观 。
所以脱口秀的这个翻译带歪了国内的一大批观众,将“stand-up comedy”这种完全不同的表演混同于脱口秀或是单口相声,那么“stand-up comedy”的中文翻译究竟是什么呢?
1990年,香港喜剧演员黄子华第一次将“stand-up comedy”这种表演形式带入了华人世界,并且将其翻译成“栋笃笑”,“栋”在粤语语境里可以作动词,表示“一动不动地笃笃站定”,”栋笃笑”合在一起就体现出了“stand-up comedy”表演形式的特点 。另有一个粤语的翻译叫做“事但噏”,取自“stand-up comedy”的粤语音译,意思是“随意调侃” 。不过因为黄子华在喜剧界的影响力,“栋笃笑”的翻译更为人所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