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 。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 。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 。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 。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 。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 。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 。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 。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 。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 。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 。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 。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 。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 。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 。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 。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 。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 。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 。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 。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 。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 。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 。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
- 济南市民收到战备应急包 官方回应 视频 济南市民收到战备应急包 官方回应中国地图
- 中国风水大师 著名风水图片大全
- 中国排协回应争议文章一小米 中国排协回应争议文章 知乎
-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什么?
- 未来房价暴涨的8个城市 中国未来房价翻倍的8个城市有哪些
- CN2-DCI骨干网络,中国国家骨干网络
- 8月情人节是几月几号2021 中国情人节那天向师傅表情意
- 传统文化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 兰花的著名诗句大全 形容兰花的诗句古诗
- 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