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栽培兰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无论是春兰、惠兰 , 还是建兰、墨兰 , 其叶修长 , 其花芬芳 , 以质朴文静的气质为世人所喜爱 , 并被赋予高洁典雅的品格 。古人对兰花颇有偏好 ,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 , 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 所以咏兰诗层出不穷 , 让人品味不尽 。宋代咏兰诗从作者的创作心态和表现手法而言 , 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侧重描写兰花的自然形态 , 透过对兰花外在姿态如花色、香气等的观赏与描绘 , 传达作者自身的审美体验 , 不仅逼真再现兰花外观 , 更力求神似致力于写出兰花或墨兰的神韵姿态 。第二类着眼于作者内心的情感抒发 , 诗人多藉兰花以言志抒怀 , 透过兰花的本质特色与生长环境 , 借喻自身美好的道德情操 。
一、不与恶草同流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 , 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 , 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以兰、芷等香草变为萧、艾等恶草 , 比喻士人改变气节 。“萧艾”遂代称君子避之、不与之同流的恶草 , 如张咏(946-1015)《萧兰》:
种萧芳兰中 , 萧生兰亦瘁 。张咏 , 字复之 , 号乖崖 , 谥忠定 , 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 , 亦称张忠定、张乖崖 。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 , 为太宗、真宗两朝名臣 , 着有《张乖崖集》 。其为人刚毅正直、清节自立 , 为时人及后世所推重 。
它日秋风来 , 萧兰一齐败 。
自古贤者心 , 所忧在民泰 。
不复梦周公 , 中夜独慷慨 。
诗题以“萧兰”并列 , 诗作前半段感叹萧兰并植会使二者皆荒秽芜瘁 , 比喻君子若与小人共处 , 最后必会沦于衰颓丧败;后半段诗人引孔子梦周公典 , 流露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情怀 。
梅尧臣(1002-1060)《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兰》首先提出兰有特殊的馨香以区别萧艾:
楚泽多兰人未辩 , 尽以清香为比拟 。石昌言(995—1057) , 字扬休 ,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为唐代兵部郎中石仲览后人 , 原籍江都 , 祖辈迁至眉州 。十八岁州举进士 , 与司马光同年 。善为诗 , 与司马光、苏轼、梅尧臣等人常有唱和之作 , 累官至中书舍人 , 终官知制诰 。
萧茅杜若亦莫分 , 唯取芳声袭衣美 。
本诗首句先点出“楚泽多兰”此一客观地理与历史事实 , 屈原于《楚辞》中列举许多以兰为名的植物 , 故说“人未辨” 。接着从兰的清香得到启发 , 如果无法辨认香草杜若与恶草萧艾的话 , 那就用袭衣之芳馨来当成鉴别准则 。从空间上来看 , 是馨香四溢、香满人鼻 , 从时间上来看 , 是屈原人格、楚辞传统的延续与再现 。诗人透过兰花寄寓本身洁身自好的坚定心志 , 并点出萧艾等恶草终究无法如兰香般长存世间 。
二、不与桃李争芳兰虽和大部分花卉一样 , 在春天开花 , 但因生于深山幽谷 , 不到人间尘世与桃李争艳 , 文人大多以此喻兰之清标高节 , 以兰为雅、以桃李为俗 。如饶节(1065-1119)《灌兰一首》“看渠吐胸中 , 一洗桃李俗 。”而透过雅与俗的比照 , 不仅寄托诗人的隐逸思想 , 更凸显兰花不随波逐流的特色 , 见以下二诗:
- 世锦赛中国女排战胜荷兰队后,朱婷躺在场边好像不想说话,你怎么看?这是怎么了?
- 贵阳著名风水大师是谁 贵阳房屋装修
- 荷兰美素真假辨别
- 蓝黑色头发图片 男生 鸢尾兰蓝颜色头发图片
- 微信免费提现5个方法 怎么套唯品会花的额度
- 兰花中哪个品种最香?
- 最著名的酒诗词分享 关于酒的古诗大全
- 荷兰奶粉 荷兰乳牛奶粉怎么样?
- 乌克兰与俄罗斯鏖战50天,究竟是谁骑虎难下了呢?
- 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 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