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释义:
其实“孝”字远不是常人理解的那么浅薄 。“孝”是告诉人们长幼两辈人如何和谐相处的道理 。传统文化,长辈对晚辈统治压迫式关系,是统治者强加给人们的反动理念,是反人性的理念,是破坏伦理常纲的理念,这一切已经被历史证明
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 。老在上,子在下 。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 。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 。这是讲得很好,不错 。
“孝”的确是讲长辈晚辈伦理关系,长幼尊卑次序之礼,确实是客观的应遵循之道 。但长辈晚辈伦理关系,其尊卑次序仅指家庭角色分工上,而决非人格人权人性上 。长辈是家长,有决定家庭事务的权威,家庭人员理应尊重这种权威维护这种权威,但这种权威是完全建立在维护每个家庭成员人格人权人性之基础上的 。家庭的意义就是保障家庭成员的幸福快乐,如果连人格人权人性都没保障,又空谈什么幸福快乐呢?如果是奴役晚辈式的孝,它还是善吗?
但同时又必须明确,每个人的人格人权人性尊严,都是相对的,又是建立在责任与奉献上的,如果是家庭的败家子,家庭就有权力将其驱除,但不是毁灭他 。驱除败家子,是爱护家庭的另一种方式 。
【《弟子规》你怎么理解百善孝为先?】总之,对长辈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但孝的方式方法值得商榷 。

文章插图
“百善”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好事,比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为什么“孝”要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
首先是情感上的,母亲十月怀胎几乎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我们,用甜蜜的乳汁哺育我们,虽然3岁前没有记忆,但我们却离不开母亲的怀抱,离不开母亲身上的味道 。慢慢地,父母教会我们说话、吃饭,走路,供我们上学,直到成家立业,期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人类都是有感情的,他们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 。当他们老了走不动了,我们应该像小时候父母拉着我们的手学步一样,搀扶着他们陪伴着他们 。
其次就是道德上的,自受教育起,我们就学习了很多孝顺的典故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她为了让父亲睡觉时被子不凉,她就提前给父亲暖床 。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即便我们没能力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但至少可以经常打个电话,过年过节回家跟他们聊聊天,做做家务 。父母在则家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百行孝为先是一个做人的最基本原则,这也是一个做晚辈的人品,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如果一个做晚辈的人不能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爱护自己的小辈,那么这样的人是很自私的人,只有爱自己,那么这样的人失去了中华传统美德,对待别人对他的好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是记得人家是应该的,对于自私的人是以我为中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及对国家都不会有奉献精神,对于不懂得行孝道的人,对他来说的定义人品差!
- 突围剧情人物 《突围》里的人物关系有多复杂啊
- 附:黄帝内经的惊天秘密 黄帝内经分为哪两部
- 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该如何赏析?
- 《那些花儿》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 我叫mt礼包兑换码领取 我叫MT礼包兑换码
- 仙剑奇侠传1手游 仙剑奇侠传1游戏
- 近现代爱情诗词分享 现代爱情诗歌精选
-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教案
- 800字的作文《回家》?
- 三国志游戏 三国志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