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我的生活圈动态 支付宝生活圈是干嘛的( 二 )


2020年3月 , 支付宝宣布将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
为了实现从支付工具到数字生活服务平台的进化 , 支付宝需要同时在B端与C端发力:在用户层面 , 提升其使用时长 , 让用户留在支付宝、而非用完即走;在商家/企业/机构层面 , 为其构建阵地经营能力、提供长期发展的可能 。

支付宝我的生活圈动态 支付宝生活圈是干嘛的

文章插图

支付宝围绕小程序的优化在今年频繁展开 。5月 , 支付宝将收藏入口“我的小程序”提升到首页九宫格的固定位置;11月 , 支付宝内测收藏引导能力 , 允许商户向用户发布收藏引导提示 , 提升小程序的留存率;12月 , 支付宝进一步开放“支付成功页”支付后场景 , 允许商家在附近1公里内用户的支付成功页投放优惠券 , 为线下爱门店引流 。
上述动作的共同点在于 , 强化了商家利用支付宝链接与运营用户的能力 。
对于内容生态的强化 , 以及独立内容频道的上线 , 也是源于提升用户使用时长、强化商家运营能力的两重考量 。
根据《支付宝私域运营白皮书》 , 在小程序之外 , 支付宝也鼓励商家通过生活号实现用户的留存、复访与触达 , “生活”频道因此被定义为支付宝商家的自主经营阵地 。
在理想情况下 , 一方面 , 商家可以通过内容运营 , 无限次地触达用户;另一方面 , “生活”频道的内容支持挂载小程序、服务以及各种券(比如支付券 , 商家券) , 成为导流转化的新路径 。
但内容生态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 。一些具体的问题仍待解决 , 比如“商家版的朋友圈”如何保持对用户的吸引力、而非沦为品牌广告频道?又比如是否开放UGC端口、如何治理更加复杂的内容生态?
【支付宝我的生活圈动态 支付宝生活圈是干嘛的】而在用户时长已被头部内容、社交平台瓜分的当下 , 支付宝要在站内建立自循环的内容生态 , 无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