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滥发三大高频踩坑场景分析

淘宝商家在经营的过程中 , 经常不小心踩坑违规,如何避免违规对店铺经营产生影响?本次我们总结了滥发场景的三大高频踩坑情形 。 请各位商家 , 自检自查,避免违规 。
一、夸大虚假宣传
场景1 虚假宣传医疗疾病功效
解读:
虚假宣传医疗疾病功效是指会员发布的商品并非药品、医疗器械 , 商品信息中使用医疗、疾病症状用语 , 或者易使该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进行宣传 。
场景2广告法极限词
解读:
广告法极限词是指会员发布的商品信息中 , 存在"最高、最低、最优"等最高级的夸大描述或使用了无法实现承诺或虚假的绝对化宣传用词 。
常见处罚:
《广告法》要求商家需客观如实描述商品 , 如违反且被消费者投诉至工商部门会带来高额工商罚款风险 。 同时平台会根据情节轻重对商家进行删除商品、下架商品、屏蔽店铺、限制发布商品、限制商品发布数量、监管账户等处置措施 。
正确做法:
1、商品如实描述:建议商家在编辑发布商品信息、编辑店铺装修区或淘宝门户类页面时 , 做到三不原则 , 不引用最高级描述或其他夸大宣传描述;不虚假描述或夸大商品的真实效果或功用;不出现与自己店铺信誉描述不符的信息 。
2、及时有效整改:为了更好的保障商家 , 避免产生损失, 平台会不定期帮助商家进行商品描述排查 。
*若您收到违规预警 , 建议立即登录【卖家后台】-【店铺】-【店铺体检】–【商品合规工具】中查看 , 根据违规详情提示的违规关键词及时整改 。
二、不当引流
场景1 类目错放
解读:
类目错放是指商家发布的类目和实际的类目不一致 , 故意规避类目细则或不清楚自己的类目发错类目,蹭其他品类流量的行为 。
常见处罚:
被认定为“类目错放”违规后 , 一般情况下删除或限制发布,不能上新,或被屏蔽店铺、被监管账户等 。
正确做法:
1、选择正确类目:发布商品时根据搜索出来的正确类目进行发布,或参考平台竞品类目归属 , 发布端图片识别结果类目归属或相关类目规则要求选择正确类目发布 。
2、按需有效整改:为了更好的保障商家,避免产生损失, 平台会不定期帮助商家进行商品描述排查 。
*若您收到违规预警 , 建议立即登录【卖家后台】-【店铺】-【店铺体检】–【商品合规工具】中查看, 根据违规详情提示的违规关键词及时整改 。
场景2 sku低价引流解读
sku低价引流是指商家为了骗取点击率、流量 , 将不同性质/价格差距极大的SKU , 放置在同一个宝贝链接中,利用高价或低价引流的滥发信息行为 。 利用SKU价格引流是指通过刻意规避淘宝网商品SKU设置规则 。
常见处罚:
被认定为“类目错放”违规后 , 一般情况下 , 商品会被下架 , 如果情形严重,商品会被删除或限制发布 , 不能上新 , 或被屏蔽店铺、被监管账户等 。
正确做法:
1、正确发布SKU
①SKu的内容:发布的宝贝须遵循销售属性的本质内容,合理的范围下自定义编辑 。
②SKu的价格: SKU的最低价和最高价的价格差不可过大, 否则有恶意引流的嫌疑 。
2、避免出现SKU发布不规范:
SKU发布不规范指滥用SKU自定义,发布与宝贝规格、销售属性无关的SKU信息 , 请您在发布SKU时避免出现以下这些情形 , 以免被误认为存在利用SKU价格引流行为 。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①各SKU价格相同 , 没有区间价, 但SKU的描述与属性项无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