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三 )
这一迹象难免给人同程生活要改头换面东山再起的感觉 。 同时 , 何鹏宇还宣称要将另外一个业务“再做到10亿美金” 。
去年底的雄心壮志犹言在耳 , 仅过半年便宣告破产 , 是什么让现实如此戏剧化?
内部信中 , 何鹏宇解释道 , 自2020年9月开始 , 社区团购行业风云突变 , 行业从“拼创新”“拼执行”的时代转变成“拼资本”“拼补贴”的时代 , 同程生活此前的商业模式备受挑战 。
王超表示 , 在巨头入场之前 , 同程生活有许多自己坚持的规矩:“一个小区只能开一个到两个点 , 保证团长间不出现恶性竞争;团长申请条件要求微信群有150人;单价达到100元才起送 。 ”
在巨头入场之后 , 相关要求一降再降乃至取消 。
“佛山刚开团的时候 , 还是两天送一次货 , 而且要满500元才送货 , 之后 , 降到了100元开始送货 , 后来不满100元也送了 。 ”王超回忆 , 在微信群人数要求上 , 也从一开始的150人 , 降到120人 , 再调整到60人 , 最后不限人数 。
商业模式备受挑战的同时 , 同程生活也一度卷入补贴大战 。
王超回忆 , 同程生活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 , 便开始大额补贴 。 去年12月 , 在大本营苏州 , 同程生活推出“亿元补贴进社区”活动 , 包含“每日一分购”“每日万人团”“天天秒杀价”等 。
何鹏宇曾表示 , 巨头的补贴是眼花缭乱的 , “基本上巨头夸张到毛利仅仅为5个点 , 甚至零毛利、负毛利也有 。 打个比方 , 10块钱进的货9块钱就卖 , 相对来说我们的毛利维持在20多个点 , 价格上有压力 。 ”
很快 , 同程生活就支撑不住了 。 今年6月 , 据媒体报道 , 同程生活湖南地区暂停运营、团点关闭 。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同程生活起源于同程生态 , 进入社区团购赛道本就是隔行如隔山 , “在巨头没进来之前 , 同程生活在团长的拓展上可选择性很多 , 团长还未被巨头分流 , 因此有着不错的数据 , 周转率过关 , 因此也能吸引到一些融资 。 ”
庄帅表示 , 巨头入场之后 , 团长被分流 , 巨头加码地推和团长补贴 , 同程生活在没有及时调整和资金供血的情况下 , 订单断崖式下跌不可避免 。
在庄帅看来 , 如果同程生活足够清醒 , 就应当预判到巨头的入场 , 而不至于到如今的慌不择路 。
为了生存 , 同程生活在今年夏天开启了第二轮社区团购淘汰赛 。 夏天对社区团购而言是莫大考验 , 气温的升高大大提升生鲜的损耗率 , 这让基础能力本就捉襟见肘的社区团购玩家们苦苦挣扎 。

文章图片
图4/4
2月18日 , 青山区园林路 , 中小超市正在打包社区团购的货物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明双 摄
“冷链能力建设的关键还在于成本 , 如果不是低价策略 , 企业就更有能力去采用冷链运输 。 另一面 , 消费者早已养成‘低价享受高质量服务’的习惯 , 这种‘理所当然’正加速蚕食市面上气数殆尽的中小玩家 。 这很无奈 。 ”供应链专家陈晓曦坦陈 。
生鲜的数字化、线上化始终是互联网公司近年来绕不开的课题 。 巨头在主营业务之外 , 寄希望于二度翻出的社区团购 , 欲扶持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这加速冲击和分化了社区团购旧有格局 , 战场上弥漫着“内卷”气息 。
“社区团购二次爆发后 , 部分平台依旧没有放弃‘野蛮扩张’的方式 , 通过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销售 , 明显低于批发市场价格的促销比比皆是 , 这破坏了现有供应链产业和自身产业正常发展的平衡 。 特别是在供应端 , 低价倾销引发品牌供应商遭遇跨省串货、低价外采、无发票竞价采购等乱象 , 令人忧心 。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此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