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四 )
同程生活的问题也出在此 。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巨头通过补贴的方式进入赛道 , 实际上并不是凭着经营能力和运营效率决定着发展前途 , “而是谁的资金能力更强 , 谁能在亏损中坚持得更久 , 谁就能生存 。 ”
通过低价引流 , 势必影响原有相对公平、平衡的营商环境 。 而破坏市场正常价格体系 , 造成商品供应商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 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往常价格的认知产生不信任等影响 。
赖阳认为 , 这就造成了早期进入赛道的企业“扛”不下去 。 2020年12月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出台了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 , 明确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得低价倾销、互联网杀熟等行为 。
“九不得”新规和一张张处罚令让市场整体“降温” , 市场环境整体的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 但这也没能让同程生活恢复元气 。 巨头反而加速切换玩法 , 垂直领域的玩家只能不断后退 。
陈晓曦认为 , 社区团购的未来走向 , “两极分化”将是关键词之一 。 多多买菜、美团买菜等巨头 , 拥有资本、流量优势 , 互联网思维和打法较为突出 , 牺牲利润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做大规模;腰部及以下的团购平台 , 专注于自己原有的优势区域 , 做大订单密度 , 寻找差异化的品类或人群 , 追求利润才能生存下去 , 未来即使被巨头收购 , 也更有谈判的筹码 。
社区团购的“长期生意”:供应链建设是唯一出路
社区团购加速转向供应链方向建设是不是唯一出路?答案是肯定的 , 但知易行难 。
“事实上 , 我国大量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 , 但消费端在东南沿海或者中部地区 , 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供应链投入 。 而受农产品本身特殊性影响 , 很多时候流通企业并不愿意全方位的解决流通环节的问题 , 因为风险太大 。 ”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此前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根据李少华给出的一组数据来看 , 在整个农产品价值链条上 , 农民在供给端的投入是55% , 占比最多 , 但在农产品增值环节 , 农民只获得22%的回报;中端、销售端20%投入即可获得20%增值 , 投入和回报能达到基本的平衡;广泛的增值实际在流通环节被消耗掉了 , 流通环节真正有效投入只有20%左右 。
不难看出 , 由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条过于冗长 , 许多收益被中间商“赚了差价” 。 这是包括社区团购在内的生鲜业务供应链的大前端 。
现阶段 , 巨头们也意识到了供应链大前端的重要性 , 并加速猛攻 。 如京东近8亿港元入股大型农产品流通服务商中国地利;阿里、拼多多向产地端进行战略倾斜 , 如阿里重投产地仓建设 。 在一定程度上 , 这的确可以解决社区团购自身规模性不足的问题 , 从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的过程中 , 对生鲜供应链上游的把控变得十分重要 , 这也是一件好事 。
然而 , 农产品供应链大前端的沉疴宿疾 , 仅凭几家社区团购或生鲜电商一己之力 , 可以彻底改变和重新布局吗?
同时 , 社区团购后端供应链同样需要长期投入 。 陈晓曦告诉采访人员 , 高速增长意味着背后要有持续的高质量的流量引入 , 供应链建设则侧重于选品和采购 , 甚至是自建或自营生产基地 , 要解决这两者间快慢的矛盾关系 , 回归根源还是在于人货的高效匹配 。 因此 , 供应链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然 , 在数字化过程中 , 要重点发展预测性分析能力、全链条可视化能力和库内自动化运作能力 。
供应链上下游良好的衔接与协同 , 进而保证生鲜品质的稳定 , 是社区团购玩家们制胜的关键 , “得供应链者、以技术赋能者得天下 , 否则剩下的依旧只有一地鸡毛 。 ”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