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和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目的就是解除神经刺激或者压迫,减轻或者消除神经炎症,促使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目前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和介入疗法,具体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病症而定 。
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时简单而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其他各项治疗的基础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 。注意以卧硬板床为佳,这样卧床时椎间盘内压力最低,而且肌肉松弛,有利于突出物还纳和椎间盘的修复,疼痛也能得到缓解 。
牵引治疗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卧位的轴向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
针灸治疗
但急性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及体征较重时,还可以采用针刺方法,取阿是穴、肾俞穴、志室、大肠俞、阳关、委中及耳针腰骶区;有腿痛者配环跳穴、秩边穴、承山穴,用平补平泻法;亦可用梅花针叩打压痛点再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 。
理疗治疗
常用的有中频电疗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此法对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的消退及止痛的效果都比较好 。
药物支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等药物进行支持治疗 。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 。
阻滞治疗
可根据病情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阻滞治疗常用4种方法,即椎间孔神经根阻滞、骶管硬膜外阻滞、局部痛点阻滞、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阻滞 。如果是住院病人,病情严重,患侧下肢抬高在40度以下,多采用椎间孔神经根阻滞和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阻滞 。而病情较轻、长期持续性下腰痛及局部痛点存在,患侧下肢抬高在40度-70度之间者,则多采用其余两种阻滞方法 。
融核治疗
目前多采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将此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 。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
经皮髓核切吸术、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方法在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分前路和后路两种,后路手术方法最为常用 。其中后路手术根据进入椎管的方式不同又分为全椎板切除、半椎管切除和开窗等 。随着一些医疗器械的发展,一些微创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路非融合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