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世界知名狙击步枪采用栓动设计?

稳定这应该是栓动狙击步枪最大的优势了 。
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子弹初速了 。
由于装药量的精度以及弹壳弹颈压力 , 弹头形状的精度限制 , 枪械的子弹初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 , 这些差距在100码的表现可能非常小 , 并且有可能依然可以保持非常好的精度 , 但是在距离变远之后 , 像达到1000码左右 , 子弹的初速下降非常厉害 , 并且差距急剧增大 , 所以其初速每相差100英尺也就是30米每秒(相对于3000fps也就900多米每秒的速度是很小的误差了)到了1000米下坠可以出现30寸左右的误差 。这样如果想要命中就很难了 。而这100fps的误差则是半自动步枪的导气系统非常容易造成的误差 。如果是气吹式 , 则其导气孔处会发生漏气导致压力减小 , 而如果压力减小速度不一致导致100fps左右的初速差还是比较容易的 。
而像G3这种延迟轴承的枪支 , 由于其抽壳过快 , 所以需要在枪膛边刻出凹槽泄气 , 自然密封也不完美 。
而长短程活塞就更不行了 , 除了本身导气系统的漏气还加上活塞本身的震动 。而比起半自动的初速上的误差 , 纯手动的栓动步枪则可以将这个误差下降到大约20到30fps的初速误差 。相对来说笔者曾经测试过我个人的半自动AR , 如果是半自动模式 , 初速大约是在2660到276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是100英尺每秒的误差 。而在关闭导气之后 , 则初速变化减小到大约40英尺每秒的误差 , 初速在在2810到2850左右 。
以上是我的回答 ,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 , 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 , 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 , 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

为什么大多世界知名狙击步枪采用栓动设计?

文章插图
主要是为了追求精度 , 相对来说 , 栓动单发步枪的精度最高 。对于一款狙击枪来说 , 它首先应该要追求精度 , 单纯追求射击速度其实就和连发突击步枪没有太大区别了 。
众所周知 , 连发突击步枪这些自动武器都是利用子弹击发后上一部分火药燃气做功推动活塞、枪机后退完成抽壳、下一发子弹上膛的动作 。这种设计极大提升了步枪的射击速度 , 在战场上自然是意义重大的 。
不过 , 这种设计也有一个较大的缺点 , 那就是为了保证整个抽壳、子弹上膛动作的速度和可靠性 。此时枪支内部的整个动作都是非常粗暴 , 在这个过程中 , 每一发子弹在被推动上膛时 , 都会受到一定的撞击和剧烈摩擦 , 最终会影响子弹和枪管的密合程度 , 还会影响弹头的飞行轨迹 , 导致精度降低 。另外 , 自动抽壳、上膛这整个动作带来的较大震动也会影响射击精度 , 加上由于有一部分火药燃气分去做功推动活塞、枪机后退 , 推动弹头的火药燃气量会相应减少 , 导致子弹射程降低 。
所以 , 狙击枪为了追求精度 , 追求远射程 , 取消了自动抽壳、上膛设计 , 这就是栓动式狙击枪 。栓动式狙击枪每击发一次 , 都需要狙击手手动旋转后拉枪栓 , 完成抽壳动作 , 然后再手动前推旋转枪栓 , 完成下一发子弹的上膛动作 。这整个过程是比较平稳温柔的 , 不容易损伤子弹 , 可以让子弹和弹膛的结合更加紧密 , 避免火药燃气外泄 。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射程 , 增强弹头飞行稳定性 , 从而让弹头在远距离上仍然能够拥有很高的精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