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哪些是自营?1月15日,京东自营商品数突破100万

在电商领域,自营商品一直是京东的核心优势 。在2019年,京东宣布自营商品数突破100万件;2020年初,又发布公告表示,将全面开启”千亿计划”,并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000亿元,用于提升供应链效率、打造智慧门店、升级物流体系、完善营销服务、建设技术中台等五大核心战略方向 。

京东哪些是自营?1月15日,京东自营商品数突破100万

文章插图
如今,距离京东公布这一消息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从最新数据来看,其自身体系正在不断壮大,也正朝着”千亿目标”稳步前进 。
【京东哪些是自营?1月15日,京东自营商品数突破100万】01
1月15日,据京东集团副总裁韩瑞透露,目前,京东的自营商品数量已突破100万件 。
值得注意的是,”百万级自营产品数”是今年3月份才对外公布的数据,而就在前不久,韩瑞还曾表示,到2025年底,预计实现200万个品牌、500个品类、2000个品类的自有品牌业务规模,以及超过10万个自有品牌的销售规模 。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数字就实现了翻倍,可见其在推进自主品牌方面的决心 。
事实上,早在2016年,刘强东便提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品牌的战略 。当时他表示:”未来十年中国零售市场最大的机会就是消费升级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便宜,而是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将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
为此,2018年起,刘强东便开始亲自抓自主商品的落地实施 。2019年4月18日,他在内部信中正式提出了”三超策略”(即超大开放平台、超大规模产业带群和超级供应链体系),以进一步强化自身在供应链端的实力 。
02
那么,作为国内电商平台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只有京东敢于如此大刀阔斧地推行自主品牌呢?
首先,与天猫不同,阿里主要聚焦服饰鞋帽、美妆配饰、家居生活等领域 。这些领域的用户群体相对固定且单一,因此,阿里的模式更倾向于通过流量赋能商家进行变现 。但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这种模式也逐渐显露出弊端 。
比如,对于服饰鞋帽这类非标准化的产品来说,商家很难通过流量赋能的方式获得更多收益 。同时,由于阿里平台的入驻规则比较严格,导致一些中小商家难以入驻 。最终,这些商家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
相比之下,相比天猫,淘宝则更加注重长尾类目及下沉市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