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的由来

【凤县的由来】

凤县的由来

文章插图
凤县,古称梁州 。秦置梁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凤州,是汉魏以来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凤、梁、陈三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析三县置岐山县(今凤县地域,取其地望三声,以喻天下),明洪武二年(1368年)析凤州今宝鸡市凤县地而置凤阳县 。清康熙十二年(1683年)分凤山县设府治于西凤 。
1、地名由来
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置梁州,治所在凤县,是为梁州 。秦末汉初,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部置陈州 。陈州辖凤县、宝鸡两县及今宝鸡凤县和岐山县 。凤县名因秦梁州得名,唐、宋以此名沿用至今 。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时梁州,治陈阳镇(今凤县城关镇)” 。明代洪武二年(1368年)因改属凤阳县而得名凤阳府府治于西凤 。
2、古郡郡县
秦建元二年(前242)置梁州,治梁地(今凤县境内),属西秦都护府 。治所当时,梁州属郡治,属于西汉置 。西汉置龙兴郡(今凤县境)、龙兴郡(今凤县境)及龙兴郡(今日凤县境) 。西汉五帝(前203~前197)时置龙兴县(今凤县境)、龙兴郡 。唐末曾以龙兴县置平川镇 。明初凤县属凤阳县;明洪武二年(1368年)取龙兴县及凤阳县各置一个凤州;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凤阳县 。
3、今凤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秦王李世民在今凤县城建城,改名梁州,又名凤州,并置以县治之 。唐武德元年(622年),废州置县 。唐亡,唐玄宗永昌二年(691年),复置凤州 。辖境:凤县、梁州、岐山县、陈县 。治所在今凤县县城南关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区 。
4、凤县城址
今凤县城址,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处,古城址呈长方形,周长440米,东西长540米,南北宽360米,城墙高10米,城基宽2.7米,墙体厚3.7米,周长近万米 。根据城垣残存的建筑遗迹分析,当为汉代时所建,是一座城池性质的城址 。凤县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池 。汉末张骞出使西域时经过此地,对当时“凤雏城”留下了很好的记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