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会导致大面积减产,该如何防治?( 二 )


5、红蜘蛛 。麦田红蜘蛛为害容易被忽视 , 主要原因是虫体小 , 并且非常灵敏 , 一有风吹草动就自动掉落到土壤 , 隐藏于土壤缝隙中 , 不容易被发现 , 为害隐蔽 。与蚜虫一样 , 红蜘蛛繁殖也非常快 , 相比与蚜虫 , 红蜘蛛耐寒能力更强 , 根据田间调查 , 11月中下旬晴天中午 , 仍有红蜘蛛活动为害 , 3月中旬为害数量便开始快速增多 , 防治药剂主要有阿维.哒螨灵 , 防效好 , 持续时间长 。
此时正值小麦起身拔节期 , 气温开始稳步回升 , 小麦田间病虫为害开始活跃 , 要注意观察 , 加强防治 , 减少损失 。
小麦常见病虫害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全蚀病、蚜虫、黏虫、红蜘蛛等病虫害 , 由于各地气候环境、耕作制度不同 , 导致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也不同 , 你说的两病一虫可能符合当地实际 。以皖西小麦为例 , 小麦危害最重的病虫害是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 。小麦病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其发生和危害 。
1、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 。
选用适合当地实际种植的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 播前汰除混杂于小麦种子中的病粒、虫体等 。
2、播前种子处理 。
大力推广使用包衣种子 , 没有进行包衣的种子实行药剂拌种 。每100公斤小麦种子选用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6-9克 , 或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3-4克进行种子包衣 , 预防纹枯病、白粉病等;每100公斤小麦种子选用有效成分申嗪霉素1-2克、或硅噻菌胺20-40克、或咯菌腈3.75-5克,或悬浮种衣剂苯醚?咯?噻虫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 , 预防全蚀病 。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40克、或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20-158克预防小麦蚜虫 , 对纹枯病和地下害虫等需同时防治的 , 可选用前述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使用拌种 。拌种时将药剂加水1.5公斤稀释 , 用喷雾器边喷边拌 , 拌后堆闷1-2小时 , 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 , 以免产生药害 。
3、加强田间管理 。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 清沟理墒 , 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防除杂草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避免偏施重施氮肥 。
4、化学防治技术 。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必须喷药预防 , 必须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见花打药) , 施药后5-7天后开展第二次预防 。若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不具施药条件 , 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 , 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药剂可选择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等广谱性杀菌剂剂 , 兼治其他病害 。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一般可在拔节期或纹枯病发病初期及时选择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烯唑醇、丙环唑等药剂防治 。
小麦蚜虫防治技术 。一般在穗期危害最重 , 可结合预防小麦赤霉病选择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和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混配进行兼治 。
我是王中海 , 资深农民 , 专注科学轻松种田 。
小麦两病一虫是一般是指白粉病、锈病、和蚜虫 。每个地方发生病虫害的类型各有不同 , 所以病虫害防治也有所不同 。小麦拔节至成熟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 , 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还要把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作为防治的重中之重 , 这两种病害造成的减产甚至超过前两种病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