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天时间就到小暑节气了,进入小暑大暑很多人就感觉暑热的季节来了,其实这样理解倒也没错,只不过立夏、夏至、小暑都不能代表夏季最炎热的时候,最热的应该是入伏以后的这几个周,那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入伏呢?

文章插图
很多人不会计算入伏,只是听家里的老人告诉哪天入伏,就哪天入伏,其实入伏的日子跟夏至是有关系的,老人们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从夏至那天起,数到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之日,那么啥又是庚日呢,“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中的“庚” 。因为庚日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子也是不确定的,一般是在7月11日至20日之间徘徊,上下差不出两个周 。今年入伏是在2020年7月16日,入伏之后的第一个十天称为“头伏”,也就是一伏,一般没有叫一伏的,就是“初伏”“头伏” 。
初伏时间是从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这十天称为初伏,就是刚入伏的前十天,这十天就已经很热了,比夏至要热的多,又热又闷,要注意防暑,不过中伏还会很热 。

文章插图
中伏是从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这20天是中伏,中伏时太阳光照强,气温高,又热又燥,很多人都吃不下饭去,日渐消瘦,这个时候要注意养生,在二伏的时候吃鸭补补不错,因为鸭肉属于寒凉性的肉类,比较适合夏天吃,特别适宜苦夏的那些人,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可以吃点鸭肉补补蛋白质,而且能防治疾病,老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只鸭” 。
末伏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也就是三伏,到了这个时候最热的夏天终于快要熬过去了 。末伏基本都进入秋天了,这个时候饮食上就可以放松下了,贴贴秋膘,吃点莲藕炖排骨,对身体很好,口味也佳 。
今年入伏之后一共有40天,这个夏季有点长,大家做好防暑的准备吧 。

文章插图
夏至三庚入头伏
先找到夏至日,再找庚日,第三个庚日就是三伏天的第一天 。
比如今年2020年,我们要先找到夏至日,是6月21日乙未 。6月26日庚子日是第一个庚日,7月6日庚戌日是第二个庚日,7月16日就是第三个庚日庚申日 。7月16日庚申就是入伏第一天,叫初伏,头伏 。
原则上每伏10天,三伏就是一个月 。但也有例外,就是中伏有时候是20天 。
三伏天有长短,是初伏和末伏决定的 。初伏第一天必须夏至第三庚开始,而末伏第一天必须立秋后第一庚开始 。有时候立秋后第一庚是夏至后第五庚,那么就是三伏天30天 。有时候立秋后第一庚是夏至后第六庚,那么就是三伏天40天,因为多了一个庚 。
比如说今年,7月16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第一伏7月16日到7月25日 。7月26日到8月4日为中伏,8月5日因为没有到立秋后,出现了庚日不算末伏,只能算在中伏之内,所以中伏就有20天 。立秋后第一庚是8月15日,那么8月15日到8月24日就是末伏 。
今年三伏天就40天了 。
三伏天,就意味着要防暑降温,伏就是减少外出的意思 。不过三伏天还是治病的好时节,像三伏灸,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天是最好的时机,传统医学很注重这些 。
导读:“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入了伏,真正的高温天气就来到了 。入伏就是进入三伏天 。伏,又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老百姓认为,伏,是“伏藏”的意思,就是说三伏天热的人没处躲没处藏,柏油路上摔一个鸡蛋,能摊熟煎饼,可见天气有多热 。
- 衣柜侧面、后面要不要装踢脚线?现在人人都这么装,搞懂才不后悔
- 2018年常州大学世界排名、中国排名、专业排名
- 2018年四川大学世界排名、中国排名、专业排名
- 当心 减肥手术有危险
- 羽毛笔代表着什么?
- Ps添加了彩虹为什么不是圆的?
- 为什么推背?
- 联想电脑主板2.0和2.1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无氧呼吸条件下果蔬不耐贮藏?
- 冰箱补偿加热不用磁敏开关能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