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对策:少用炒菜油的10个妙招

今年各国气象灾害频频,美国的农业生产也因为天灾而受到影响 。有行业分析人士称,因为美国的大豆减产,豆油的价格可能上涨 。这价格上涨似乎远在太平洋的彼岸,实际上却会影响到国人的生活,因为我国的餐馆用油、食品加工用油和家用调和油当中,都有相当大比例来自于美国进口的大豆油 。它们一旦涨价,可以预计超市里的各种油品都会随着涨价,还包括用油较多的餐饮菜肴和加工食品 。其实,如果美国大豆油涨价,对中国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因为国人的烹调油用量在最近30年中突飞猛进,早就已经大大超过合理水平 。按照营养学会的推荐,每天脂肪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内,每人每天油脂的用量控制在25-30克,而有些城市已经达到50克甚至80克的水平了,说“喝油”诚不为过,而油脂消费的增加与国人体重的上升趋势相当一致 。这些年来,很多单位到了过年过节都会大桶发油,让老百姓觉得“不差油”,随便使 。如今油要涨价了,多数家庭就会更加注意控制炒菜的用油量,餐馆们也会想办法减少煎炸烹炒,增加少油菜肴,这对于控制肥胖、控制血脂来说,甚至是个极好的契机 。
少用炒菜油的10个妙招
不过,要想在控油的同时,还要兼顾烹调的美味,并不是一件人人擅长的事 。下面就介绍一些小方法,在帮您省油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烹调中的脂肪摄入量,而且特别适合有“三高”问题的人和体脂肪超标的人哦!
【涨价对策:少用炒菜油的10个妙招】1 炒菜之后控油:把菜锅斜放2、3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然后再装盘 。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非常适合这种方法 。控去的油不扔掉,另有妙用 。
2 凉拌菜最后放油:凉拌菜最后放一勺香油或橄榄油,然后马上食用 。这样油的香气可以有效散发出来,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油脂,这样吃凉拌菜摄入的油脂自然也就少了 。
3 煲汤后去掉上层油脂:煲汤之后去掉上面的油脂 。鸡、排骨、牛腩、骨头等炖煮后都会出油,做好后把上面的油脂撇出来 。这样就能在喝汤时减少不少油脂的摄入 。撇出来的油也不浪费,还能另有妙用 。
4 用烤代替煎炸:用于煎炸的食材,也可以用烤箱烤或不粘锅烤熟食用 。如超市出售的那种速冻调味肉块、肉排、鸡米花等,通常都建议回家后再油炸一次,其实用烤制的方法同样美味 。把它放在烤箱里两面烤一下,香脆可口,而且脂肪含量能从油炸后的22%下降到8%以下 。
5 把肉煮七成熟再炒:把肉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这样就不必为炒肉单独放一次油 。炒菜时等到其他原料半熟时,再把肉片扔下去,不用额外加入脂肪,一样很香,不影响味道 。同时,肉里面的油在煮的时候又出来一部分,肉里面的脂肪总量也减少了 。
6 把过油的材料改为焯水:制作肉片的时候,可以用水焯法,也叫“飞水”,用沸水的温度把材料快速烫熟 。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就能做出口感柔嫩的肉片 。又如,在做虾的时候,可以用白灼法来替代过油法;做腰片也可以不用过油,改为飞水 。这种方法制作菜肴的效果差不了多少,而且飞水后食材表面有一层水,隔绝了油的渗入,口感会清爽很多 。
7 把炒菜和红烧菜改成蒸、煮、焯、炖等烹调方法 。炒菜要少放油而好吃,实在是有点难度,直接换烹调方法要简单许多 。比如把炒鸡蛋改成蒸蛋羹,只需几滴香油;把红烧鱼换成清蒸鱼,口感更为细腻;把红烧羊肉改成清炖羊肉,一滴油不加还能同时炖熟大量萝卜胡萝卜之类蔬菜;把炒鸡块改成白斩鸡,味道也很鲜美;蒸豆角、蒸茄子、蒸南瓜用调味汁蘸一下也很好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