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美术,即美术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对于普通中小学来说,“美术课”无疑是最难的 。而对于像北京这样对兴趣很重视的城市来说,美术课堂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近年来,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以儿童视角来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审美情趣和良好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日前结束的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春季开学典礼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董海英被评为2016-2017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 。
1、发现孩子的需求
董海英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生活体验,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绘画中所处的地位,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董海英首先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她认为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玩游戏、画画、听音乐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所以她们选择学生喜欢的视频作为内容 。课堂上学生们也都喜欢画画,她们会用画笔和颜料为自己画一张肖像或者漫画,来表达内心情绪 。董海英说:“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与个性特点,所以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都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需求、探索天性、发展个性等特点和能力 。”
2、培养孩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去主动学习 。”董海英说,很多家长往往把美术课当成了一种负担,孩子觉得学下去没什么用,只是图好玩而已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其对美术课产生兴趣,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美术的乐趣与价值 。因此,董海英特别重视孩子兴趣在学好书法、绘画等课程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我在小学里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孩子们产生影响时,会发现他们对画画特别感兴趣 。我常常想如果让他们自己画一幅速写作品来证明一个观点:画得快与画得好可以完全代表这幅作品就是成功的 。”董海英说,“所以我很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跟老师、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与作品,希望他们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艺术家 。”
3、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魔术老虎的本领美术老师是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主体,并对世界产生感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情逐渐淡化 。现在很多老师习惯于让学生沉浸在传统绘画作品中,沉浸在传统文化中 。但是这样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如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呢?董海英认为,当学生欣赏经典的作品时,学生会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同时学生又会对经典作品更加感兴趣;对于经典作品来说,教师的引导就是最好的引导了;对于经典作品中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更能激发学生自我提升与表现的内在动力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整首诗的意思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 谁是世界公认的四大美男子?
- 包子怎么做才会白白胖胖 包子怎么做才会白白的
- 怎样删除在微信群发错的图片 发错图片在微信群里如何删除
- 面没发蒸的馒头怎么办呢 面没发蒸的馒头怎么办
- 王者还有荣耀王者吗 荣耀王者还有的升吗
- 空气炸锅做鸡翅根的做法 空气炸锅做鸡翅根的做法要多久
- 木棉花和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木棉花和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一样吗
- 烧石膏就是熟石膏 烧石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如何撤回微信2分钟已经发送信息 微信怎么能撤回2分钟以后的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