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养生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何意?

“阴阳”为道而法之 , “数术”为德而和之 ,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 。
“阴阳”“数术”学说 , 是伟大的应用哲学 , 博大精深 , 既是自然世界观的渊源、结构和组合哲学 , 又是社会价值观的渊源、结构和组合哲学 , 更是个性人生观的渊源、结构和组合 。
“阴阳”“数术”是理性与个性的高度融合体 , 是理性与个性完美共同运动的应用哲学 。“心性”是主体 , “精神”是能量 , “身体”是平台与工具 , 三者依“阴阳”而命 , 依“数术”而运 , 命运既是轨迹又是艺术创新 。
“法”是顺畅的方法论 , “和”是幸福的目标论 , 这就是命运 , 这就是人生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不讲唯 , 也不信唯 , 本没有“唯物”“唯心”之说 , 更不会有“唯物”“唯心”之争 。严格地说“唯物”“唯心”是政治概念 , 而非哲学概念 。
(蒋荣清 , 2019.11.13)
法阴阳 , 和术数 。《黄帝内经.素问.上固天真论》“上古之人 , 其知道者 , 法于阴阳 , 和于术数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不妄劳 。故能形与神具 , 度百岁乃去" 。法阴阳即起居饮食要道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和术数即要懂得养生的方法 。

《素问》养生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何意?

文章插图
照片左边是养生百联的作者白春华先生 , 右边是养生百联的发布者马占远 。
“法于阴阳”者 , 就是遵循、效法、依据着天地万物阴阳交融变化的规律;而“和于数术”者 , 即顺从、契和于正确的养生技术及方法和正确的易数、命数 。其本质还是“法于自然”、“天人合一” 。目前出版的有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注释和翻译 , 其解释和论述这两句话的内容简直逆天可笑 , 说“阴阳”是天地变化的规律仍显不全面 , 还应加上“人类自身阴阳变化的规律”方可 。说“术数”指的仅是养生的方法和技术 , 也还是不够全面 , “术数”中的“术”者 , 是技术和方法 , 但“数”者 , 讲的却是天地万物阴阳大道以“易经”体现的“易数” , 以及用多种预测方法预测出来的人特定命运的“命数” 。古人讲的是真话 , 也是真道理 , 只不过是基于古代的哲学和世界观 , 而虚伪的现代人却认为按古人的意思来正确解释这两句话 , 有宣扬迷信之嫌 , 属于该抛弃的糟粕 , 所以在解释这两句话时就假装胡涂 , 抑或故意避开 , 也许 , 真的不懂!
身体运动、饮食、保暖、清洁不逆自然规律行事 , 社会、人生、心里活动要适应社会 , 不逆历史、社会趋势 。
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上第一章 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 , 其知道者 , 法于阴阳 , 和于术数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不妄作劳 , 故能形与神俱 , 而尽终其天年 ,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 以酒为浆 , 以妄为常 , 醉以入房 , 以欲竭其精 , 以耗散其真 , 不知持满 , 不时御神 , 务快其心 , 逆于生乐 , 起居无节 , 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黄帝问问天师歧伯:上古之人 , 能活的时间比较长 , 甚至活了100岁以上还动作不衰;可是现代之人 , 年过半百动作都皆衰 , 为甚么呢?是时代的不同 , 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 。歧伯回答的话 。意思是:上古的人 , 懂得天地之间运行的道理 , 是阴阳谐和的 , 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 , 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 , 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 , 和于术数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不妄作劳” , 这样就能肉体与精神都协调一致 , 而尽终其天年 。现代的人 , 可不是如此 , 把酒当作饮料 , 过反常的生活方式 , 日夜颠倒也习以为常 , 酒醉后肆行房室 , 来枯竭他的精气 , 耗散他的真气 , 不懂得保持精气神的充满 , 不善于调养精气 , 最后就贪图一时的快乐而违背养生的乐趣 , 因为“起居无节” , 所以差不多五十多岁就开始已经不健康了 , 动作也不行了 。由上可知 , “法于阴阳 , 和于术数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不妄作劳”这几点是古人的养生秘诀 , 到现在依然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借鉴的 。若有「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的概念 , 那就不需怕疾病了!而如何「正气存内」 , 「上古天真论篇」的这五句二十个字就是最佳的指导原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