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什么分数比北京大学其他专业分数低,一般来说医学分数都偏高才对?( 三 )


如果有一次严重错误,这个大夫很可能这一辈子就全毁了 。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夫,恨不得把所有检查都做一遍的原因之一(排除所有危险可能之后,大夫才敢用药)
(药占比、医闹、一些规章制度才是看病检查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医护人员很少有职业尊严感,大部分医生和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曾经被人骂过,或者被人打过 。
这就是为什么北医会比北大分数底的原因:行业环境不太理想 。
所以最近几年才有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听起来是个玩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行业在目前很没有前景,起码对个人来说,很没有前景 。
谢邀 。
北大医学部是北京大学六大学部之一,但特殊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实体的行政体系,其他学部都是虚设 。
北京大学医学部比北京大学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低,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一般有三种简称:北大学生、北医学生、医学部学生 。
在北京大学内部,一般用“医学部”和“本部”来区分北医和北大本部 。
比如校内有活动时,三个学生聊天:
A生:我来自光华 。B生:我来自中文 。C生:我来自医学部 。
所以,在北京大学内部,一般说的是“我们医学部如何如何”,但是很多考研过来的外校生,多数喜欢说“北医怎样怎样” 。
北京医科大学在解放前,是北京大学的医学部,从历史根源上来讲,这两所大学同根同源 。
但是在解放后的院系大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部被独立出去,成为北京医科大学 。
现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独立运营,学校实力、学校荣誉、校友资源都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再以医学部的从属地位合并入北大,显然不妥 。
所以经过各种博弈和妥协,北京医科大学最终以医学部的形式与本部合并,类似于大学内的“一国两制”,保留了医学部行政体系的独立 。
但是自2000年合并以来,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融合也在加快 。
从目前社会的反馈来看,至少广为人知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而不是“北京医科大学”,所以对两部来说整体是双赢的局面 。
自2001年到现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都是采用两套各自的招生代码,也就是医学部和北京大学本部分开招生,这很容易让学生感觉这是两所独立的大学,所以医学部的录取分数要比其他专业低一点 。
这也是北京大学所特有的“一校两制”,一所大学两次招生 。
参考其他的类似院校,比如清华大学和合并的清华大学医学院,
复旦大学和合并的复旦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医学部等等,都是和本部一起招生的 。
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要在北大本部上学一年,久而久之对北京大学的认同度已经很高 。
另外医学部同学在本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大多数时间与本部学生没有交集,所以一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先例 。
另外最大的区分就是,北京大学本部的学生,学士服和硕士服都是北大的校徽,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士服和硕士服,用的都是医学部的部徽,两者之间的差异很明显 。
综上,这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跟其他本部专业相比,录取分数要低上很多的原因了 。
确实是这么个现实,比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华中科大学同济医学院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医学专业的录取分在整个大学属于最高分 。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分数确比北京大学其他专业分数要低一些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