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分文理科到底好不好?

高中生不分文理科根本上是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 。未来的社会,创新创造能力是核心 。因此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提高了 。不管是六选三还是七选三,核心的问题是高中生要遵照自己的内心喜爱和能力所在去挑选自己擅长的科目 。这样更人性化和个性化 。从高校的层面说,这样更能挑到适合某一专业的学生,就能在某一专业教学中更有深度更有质量 。学生也因此更能发展自我天赋与个性 。

高中生不分文理科到底好不好?

文章插图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家长朋友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在不分文理的情况下,高中生就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自主选科 。不分文理后,高中生在高一得学习所有课程,更能明白自己擅长啥 。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是不管好坏都要积极应对的问题 。国家要发展,必须得有相应发展了的人才 。与其抱怨,不如积极准备,了解孩子,不要压抑他的个性 。了解选科,了解大学专业,让孩子更能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而迸发出更好的创造力!
国家进行高考改革,实行新高考的本意是为了消除传统“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
但有很多现实问题,并不会随着理想而改变,所以任何事,都只是“利大于弊,或者是弊大于利”而已,绝不会是“百利而无一害” 。
就像新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文理不分科,实行“3+3”的考试模式”:语,数,外必考,另外再从理,化,生,史,地,政六科中任选3科,这六科的考试成绩构成高考的总成绩 。
从表面上看,在这种制度下,考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但但实际上,大学专业数量成千上百,录取要求各不相同 。你敢高考随便选科,哪你喜欢的大学专业就敢不录取你 。比如:你高中选科选了史,地,生,但你大学专业想读电气自动化,不好意思,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你没机会了” 。因为要报考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必须选物理呀 。
这也是为什么说,实行新高考后,个人职业规划就要提前到高一了,因为你想读的大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必须选择的科目,反过来,你所选择的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将来可以读的大学专业类型 。
说实话,对此我只感到了阵阵压力,却真的没感觉到很大的自由 。
通过与第一批高考改革的浙江与上海地区考生和家长交流,大部分人都面临着一个“困难选择症” 。比如:
在新高考模式下,如果考生选择了物理这个科目,那么一下就可以报考91%左右的大学专业,所以物理绝对是最受各大高校喜爱的科目,但物理这个科目难呀,很多同学不擅长物理,不喜欢学习物理,哪到底要不要选择物理呢?真不好取舍呀!
这里我有一点小建议:如果有的人实在是选科困难,下不了决定 。那就想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从事什么行业,读哪一类大学专业,然后看看这类大学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两厢对比进行选择,相对会容易一些 。
高中生分不分文理科,这事要一分为二地看 。先说说不分的利与弊?文理兼修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懂得理科知识,又能知晓天文地理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调剂,切换思维 。再者,在高中阶段文理兼修可为大学学习及今后择业储备知识 。但每枚硬币都有两个面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不分文理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和喊了多年的减负思想是相违背的 。试想,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这九科数起来就让人发怵 。这九科的课本、教辅书籍、笔记本、作业本、试卷加起来有多厚?更不说把这多的内容塞进一个人的脑袋!再说说分文理分科的优缺点 。优点是,各为所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男生偏理,女生偏文这是客观事实 。如果让一个私毫没有理科思维的女生去学习理、化、生无异于是精神摧残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时间专修理或文,在"精"上做好文章 。无论怎样改革,人本精神,时代精神是首位的 。只要符合这两点才是好的改革,才会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