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别具一格的记笔记方法是什么样的?( 二 )


基于此,结合本人实际体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自己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用到录音笔的情况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免不了参与各种专业讨论、学术会议和技能培训,那么快速便捷地记录且保证「效率至上,准确复现」于我而言无疑十分重要 。以下是我经常使用录音笔来记笔记的场景:
1)参与专业讨论
在组会或者workshop中,我们针对科研问题和老师、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的同时记录笔记是不太现实的,这样也会打乱我们的思路,影响彼此的交流 。为了让沟通更顺畅也更有效率,我也建议大家更专注于讨论本身和思维碰撞 。而事后又可能忘记了记录,时间久了再回忆讨论中的细节难免有疏漏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会使用工具,在我看来,记录这种机械的工作就理应交给录音笔来完成 。
日常组会讨论
在一些Workshop中有时会邀请专家来交流,有一次,我们组请来一位发表过三篇《nature》的教授,没错,InEnglish 。由于语言的“壁垒”,导致我们之间的交流稍显“坎坷”,还偶尔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形,导致彼此理解偏差 。但这种小交流会请个人工同传过来也是太“大材小用”了 。而录音笔,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解我燃眉之急,免得我越着急越表述不清 。不过说到底,还是要好好学习英语呀!
Workshop
2)参加英文学术会议
无论我们是去国外还是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英文始终是众多中国学者要过的一大难关 。很多英文报告听起来都很吃力,更别提记录下来了 。我记得我刚博士刚入学时,有一次去清华参加一个关于中子的学术会议,请的是加州伯克利的教授,全英文讲述专业内容,全程穿插各种专业词汇 。对于还没进入课题的我这个小白来说,真的是一脸懵,听不懂也理解不了,更甭提记笔记了,可惜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当时脑子里只有两个问题:刚才他在说什么?现在他又在说什么?
英文学术会议
与此同时,即便听懂了,我们记录的速度往往也很难跟得上报告人的思路和演讲速度,于是我们就很容易遗失关键信息 。而市面上现存的这些智能录音笔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听英文报告时,同声传译功能可以实时翻译,便于我听讲座的过程中梳理思路、把握重点,不至于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那不知其所云 。此外,讲座现场一般都会比较吵,手机录音杂音就特别大,回去再听就很难辨别原文,这时一个降噪效果突出的录音笔就很实用了 。与此同时,如果还能把英文录音全部准确地转换成文字,岂不美哉?那会后我们再整理笔记就容易得多了 。
3)参加技能培训
参与仪器设备等技能培训时,由于场地等条件限制,有时人挤人,连站立的位置都没有,这时携带纸笔还要记录笔记也是不太现实了 。而使用录音笔则能够解放双手,让我们不被纸笔问题困扰,真正实现“无纸化” 。此外,培训往往都是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一边记笔记一边看操作,就会顾此失彼 。这时我们也可以把理论记录的任务交给录音笔,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讲解和观看具体的操作,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
拥挤的技能培训现场
说了那么多,再给大家上一点干货,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录音笔来记笔记的,分享一点点个人的经验:
1)录音并同步
由于疫情的缘故居家隔离,我在网上找了段现场学术讨论的视频,视频中背景噪声很大,掺杂着各种杂音,且发言者吐字有些连贯,普通话也没那么标准 。
经过录音后,可以直接在录音笔中将文件上传云端,以便在手机APP和网页上进行同步处理 。不仅如此,系统还能自动提炼语音中涉及的关键词,这样我们录制多段语音时,也可以轻松找到我们想要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