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真正的学习源于积极的倾听和理解 。无论是被动学习者还是主动学习者,当试图在新的学习或工作中吸收所有信息时,捕捉、记住并应用所学的信息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 。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所听到和学到的,那在大脑中记住每一个细节的几率会很小 。
做笔记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笔记给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种存储信息并在以后处理信息的机制 。有效的注释包含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事实、定义、名称、日期和概念 。研究表明,做笔记的人比不做笔记的人更容易在更长的时间内记住概念信息 。记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纵观现有的有关对记笔记方法的推荐,大多数都是从内容整理的方法上进行介绍的,大体上可以粗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记录的方法,主要包含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法、麦肯锡笔记法等 。记录的App,主要包含了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市面上常见几款 。
这些推荐的内容,主要使用场合大多为书籍阅读、课程学习、课件授课等「看-记录」的场合,而可以更高效率用于讲座、组会、会议、报告等「听-记录」场合下的记录笔记方式推荐并不多 。因此,在这里,我要推荐一种适用于「听-记录」场合下的高效便捷的记笔记形式 。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对于从各渠道获取的知识,我们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记录:
不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纸质笔记与电子笔记中,我更加偏向于能有效提高记笔记效率的电子笔记模式,无疑,我是「电子笔记」的拥趸者 。
与纸质笔记相比,电子笔记在我看来具备以下五点优势:
但是无论纸质笔记或是电子笔记,都不可避免的都要用手写或者手敲,此外,有很多场合下并不方便做现场记录 。因此,我不得不转换思路,如何先将内容保存下来,待事后再进一步对内容进行提炼,整理笔记 。
结合上述现状,加之本人日常课程学习以及经常性参加组会、学术会议、主题报告等各类实际情况下,因此我一般借助录音的方式对现场内容进行采集,结束后再进行回听筛取关键信息,进而整理笔记 。而在目前方便快捷的手机录音记录与录音笔记录的选择中,我坚定地选择用「录音笔」进行内容记录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问我,现在智能手机录音这么方便,为什么不用手机记录?结合个人使用体验,我支持录音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你眼中别具一格的记笔记方法是什么样的?】那是不是用了录音笔之后,做笔记就一切万事大吉、顺风顺水,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呢?其实不然,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打开”方式的话,后期整理笔记的过程会变得异常繁琐与痛苦 。举个例子,录音笔的常规操作往往是这样的“录音-听-反复听-听反复-反反复复听-整理-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多年前我担任学生采访人员时,曾去采访一位学术“大牛”,由于访谈信息量很大就带着录音笔,想把对话记录下来 。事后整理录音时我才真切感受到“录音一时爽,整理‘火葬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遇到录音效果不佳、说话不清楚的地方我还要倒回去反反反反复复复复地听,虽然最终完成了内容,但全程下来简直是事倍功半半半 。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好录音笔,让录音内容的处理更加高效,以让我记录笔记更便捷,是摆在我日常记笔记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经过一番网上冲浪,我惊喜地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智能录音笔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比如支持语音识别——可以将录音内容(中英文)转写为文字;还可以进行同声传译——一边录着,相应的翻译就过就能实时显现,转写结果一目了然 。录音完毕后,还可以把文件同步到云端,从而在线进行编辑 。这将为为记笔记提供新的思路 。
- 你还记得第一次表白或被表白是什么时候吗?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
- 工资高但工作危险,你会去做吗?为什么?
- 你知道命中注定是什么吗?你相信吗?
- 你会等待爱的那个人出现才结婚,还是因为妥协年龄才结婚?
- 专家给你不长脂肪的饮食减肥建议
- 能避免下半身发胖的10种食物
- 9种让你越吃越瘦的蔬菜食品
- 让你三天减四斤的瘦身食谱
- 多吃白色食品让你越吃越瘦
- 3款让你一周瘦10斤的减肥套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