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拥有110多万兵力,为何有人说最难对付的是民兵竹签阵?( 二 )


文章插图
这种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你再说一遍,等于是,你也有责任,是吧,哈哈哈 。
首先,越南军队所谓的110多万兵力还是1979年侵柬战争与北方边境局部战争时期的兵力,到1988年随着战事接近尾声(或者是明知道自己打不过放弃治疗了)越军有样学样,开始了“大裁军”工作 。裁军之后的越南人民军总兵力约60万,其中陆军约40万,海、空军各约6万,后勤、支援、保障、准军事部队等约8万人 。越南陆军目前依然沿用着苏式的军区-军-师建制,由于机械化力量较弱,一般为各军以下辖多个步兵师,配属1个机械化或装甲旅,在战时由装甲旅担任攻击箭头 。这种编制体制其实在1980年代的苏军都已经是落后体制了,更不用说我军目前正在推行的合成营改革了 。最关键的,越南没有长者,军队可!以!经!商!因此,越南人民军的战斗力目前来看实在是比较可疑 。
至于所谓的竹签阵,按照克圣在《战争论》里的说法,这种竹签陷阱跟地雷阵,地道战差不多,起到的仅仅是战术上迟滞敌人的作用,好比你今天快要被人痛打一顿,只不过是把被痛扁的时间推迟到了明天 。毕竟宏观上讲,在快速推进的机械化纵队面前,你什么竹签陷阱,直接用坦克压过去不就完了;什么地雷阵,把旅直属营的扫雷车调过来直接发射引爆索引爆了开辟进攻通道冲过去不就完了 。至于为何竹签陷阱被拿出来一次又一次地说,一方面是作为“东方人诡异的战争智慧”,给美国人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作为越南人民军为数不多的“战争经验”,被拿出来吹嘘;第三是这种竹签陷阱你不中招就罢了,一旦中招立马被串成血葫芦(当然现在的步兵普遍配备凯夫拉装甲板,这种竹签能不能刺穿凯夫拉装甲插板还两说呢),给人心理上的冲击与震撼也蛮大的 。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越南军队的“竹签陷阱”也成了传奇 。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这个说法不准确 。1979年边境战争时邻邦军队虽然遭遇到一些越南民兵袭扰(故事很多恕不赘述)并造成不小的人员和装备损失,但民兵无论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战术都远远赶不上越南正规军,甚至连负责边防的越南公安部队都不如 。没必要无限夸大越南民兵的战斗力,因为邻邦军队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不断汲取着经验教训 。
尽管战争初期,越南动员了不少退伍军人参加“民兵自卫队”,但其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据当时一名被俘越军上尉交待,1979年战争爆发前后,越南高层在北方边境推行了一系列敌视、骚扰邻邦的措施,包括正规军和公安边防部队派出小股武装人员进入邻邦境内实施侦察和破坏活动,越南边民(包括民兵)则被强令去前线送辎重、挖工事、埋地雷、插竹尖桩(有的乡甚至要求每个壮劳力削100个竹尖桩)、拉铁丝网,越南民兵有时也被派往邻邦配合越军特工展开袭扰,但这种情况不多 。
进入10年轮战阶段后,越南民兵更是很少直接参战,因为去了就意味着送死 。特别是从1984年7月开始邻邦各大军区先后组建15支侦察大队赴南疆轮战,打得素称凶悍的越军特工队都闻风丧胆 。据统计,在4年多时间里,这15支侦察大队完成任务累计超过2500次,毙伤俘越军2100余人,摧毁敌重要目标400多处 。
举个例子——1985年3月上旬,第2侦察大队实施了一次为期1昼夜的敌后伏击行动,4名邻邦侦察兵潜伏在一口越南军民经常来打水的井口旁的石头缝和玉米垛里长达13个小时,这期间先后来了26个越南老百姓来此汲水、割草、放羊但都没发现近在咫尺(最近处只有3米远)的邻邦侦察兵 。最终在傍晚5点钟左右,将8名从阵地下来打水的越军一举全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