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 二 )


有句俗话说的好:“三月茵陈四月蒿 。”意思是说到了农历三月,鲜嫩美味的茵陈是这个季节的时令美食 。而一到四月,茵陈的蔓就变得结实粗硬,转眼便成为随风摇曳的蒿草了 。茵陈是一种天然野菜,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其嫩叶可以食用,而根也是凉拌的好食材 。有些人甚至把茵陈当茶叶泡水喝,特别是有些乙肝患者 。有些人对这个茵陈茶很感兴趣,于是问,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聊聊茵陈茶 。
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性微寒而味苦,归脾、胃、肝、胆经,可清热利湿退黄,常用于湿热黄疸及湿疮疥癣等症的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能保肝、利胆、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冠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并有抗菌消炎和解热镇痛等作用 。很多人喜爱喝茵陈茶,主要是因为茵陈茶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确实具有清肝利胆、保肝降酶、清湿热、退黄等良好的功效 。中医认为茵陈茶也特别适合一些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及有肝火旺盛征象的乙肝患者使用 。
如何制作茵陈茶?
制作茵陈茶的步骤比较简单,大体如下:第一步当然是采摘(一般需要在二月采摘,而且需要采嫩苗),然后反复清洗干净,接着控水,放在太阳下晒(晒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用手碰到陈茵茶就碎),再翻面,最后晒干并放在茶叶罐 。泡茵陈茶时与一般茶叶类似 。根据各人的口味习惯,可在茶水中加红枣等 。每天取干茵陈少许,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 。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都是可以喝茵陈茶的,但是体弱偏寒、脾虚血亏者慎喝茵陈茶,以免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症状,甚至加重自身病情 。此外,不要长期饮用茵陈茶,更不要将茵陈茶当作保肝利胆的药物 。
说起茵陈,我们就不能不提张仲景,因为以茵陈为主要组成的名方“茵陈蒿汤”就出自他的《伤寒杂病论》,此方为治疗湿热黄疸的千古名方,后世凡习中医者,无人不知 。

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

文章插图

那么茵陈有何功效呢?
茵陈,是利湿退黄之要药 。药性苦、辛,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具有利胆退黄、清利湿热的功效 。常用于肝胆湿热之症候 。比如黄疸、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症 。茵陈对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特别是出现黄疸的肝损伤有很好的利胆退黄的作用 。

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

文章插图
但是,我们不建议无病之人喝茵陈茶,茵陈性微寒,味苦,久服容易损伤脾胃 。另外,过量服用还会出现嗜睡、流涎、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的症状,甚至出现急性肝胆损伤、心律不齐等 。茵陈的应用,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毕竟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药性苦寒或者辛温类中药,大多不能久服!

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

文章插图
如果是为了健脾祛湿,平时可做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可选用薏苡仁、山药、赤小豆等,三者可以一起熬粥做早餐 。
“三月茵陈四月蒿”又到茵陈满山坡,采摘茵陈的季节了 。茵陈在传统医学上是药食同源食物,既是美味的时令野菜,又是可以治病的良药 。我们来看看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呢?
茵陈在中药上属利水渗湿药,苦味,微寒,归脾、肝、胆经,是治疗湿热黄疸的重要用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千古名方,沿用至今 。此外,还可以用于治湿疮、湿疹搔痒 。作为中药使用,内服时用量10~30g煎服,或者入丸剂或散剂都可以 。外用的话,主要煎汤来熏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