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古代印度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孔雀王朝前后是一个高潮,笈多时期是又ー个高峰,以后停滞了相当长的时段 。在古代印度,天文学一直与不太科学的星象学相辅相成,天文学家往往兼为星象学家 。印度最早的天文学源出于宗教目的,祭祀者为了将祭祀时日推算准确,必须精确观察日的行程,月的盈虚,尤其是二十八星宿的黄道 。保存至今最早的天文著作是吠陀时期的《条替沙明论支节录》,其文体为“偈韵”,内容完全是年岁的推算,但已有五年一润说,已能定出月亮与太阳在夏至、冬至两点的位置 。
以后是《鹧鸪氏本集》,它提到星座并列出它们的名称 。者那教在《太阳的教言》中,把地球描绘成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一个大圆盘,行星沿须弥山自东向西旋转 。此外,《摩诃婆罗多》、《摩奴法论》中也言及天文宇宙学 。公元后,印度天文学的性质与以前大不相同,它发展成为一种体系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并且吸收了外来天文学、尤其是希腊天文学的知识 。公元505年左右,彘日的《五手册论》是集大成的著述,他将当时成为权威并具有指导性的五种手册的理论,加以阐述和发扬 。他在其中一册《太阳手册》中揭示的有些主要学理,与希腊天文学的成果不谋而合 。

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文章插图
请输入图片描述
另一位天文学家圣使在约499年完成了他的《圣使集》,该书在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同样重要 。它分为四部,前两部分为数学,第三部分为天文的计时法概要,第四部分是关于天体运动,他的创见性说法是:地球绕地轴每日旋转,并将一年推断为365.35868天 。此后的著名天文学家是梵藏,他在公元628年著成《梵明满手册》,该书大致承袭前人的理论,但叙述得更为详细,更有条理 。作明轨范师生于1114年,是古代印度最后一位天文学大家 。代表著作《顶上珠手册》成书于1150年,它更为完整而清晰地叙述了已有的学理,对其中一些定则加以修正并详细解释,但鲜有新的创见 。星象学是研究星体对人生影响的学问 。
【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文章插图
请输入图片描述
研究天体现象暗蕴良好或恶劣的征兆,以及这些征兆对人世变化的预示,这在各文明古国中都曾发生,印度也不例外 。彘日是古印度星象学大家,其代表作是《广集》,讲述自然星象学;还有《星占论》,研究星座的位置,预言人生幸福与否 。尽管这些书被后人认为是假科学的产物,但其中述及建筑房屋、掘井、修造花园、建池塘、寻找地下水、塑造神像,以及有关情论、结婚、珠宝的功能等,均可以反映出当时的许多社会状况 。印度的数学研究同样与天文学有密切关系,因此算术与代数也是圣使、梵藏等人著作的一部分 。

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文章插图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圣使集》的前两部分、《梵明满手册》的“算法章”和“库达伽送亚”、《顶上珠手册》的“嬉有章”和“因数算法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印度最高阶段的数学成就 。这些章节中叙述的简单算术的八种方法已与今人相同,即:加、减、乘、除、求平方与立方、求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方法;其次是关于“分数”和“零”的概念 。运用数学有比例及利息的计算法 。代数方面有多元方程式和高次方程式 。印度几何学最重要的著作是《准绳经》,它属《仪轨经》的一部分 。为精确设计祭祀场地及其他重要构成部分,所以直角、正方形、圆形以及用绳的准确丈量等都是必要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