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历史意义的漳州赵家堡

历史上元灭宋后 , 并不是所有的皇族人员都遇害 , 相反的流落在民间的皇族赵家后裔 , 不断向南躲避 , 最终选择了漳州作为隐姓埋名之地 , 赵家堡就是仿宋古都布局建造的城堡 , 成为漳州文化民居建筑的范例 。
赵家堡 , 亦称赵家城 , 位于漳浦县东南35公里湖西乡赵家城村 , 南宋亡时 , 宋宗室起若和与黄侍臣等广东崖山逃至漳浦 , 避难隐居 。明万历年间 , 其第十世孙赵范在这里建堡 , 以后赵范之子赵义又加以扩建 。
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样建造 。“完璧楼”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冬 , 城堡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夏 , 先后动工 , 历20年方次第完成 。全城规模恢弘 , 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
整个建筑群由两部份组成 , 初建的旧楼 , 旧堡为主体部分 。楼为三四合式四方楼 , 高20米 , 占地484多平方米 , 每层16间 , 东48间 , 楼门镌刻“完璧楼”三字 , 取“完璧归赵”之意 。楼外环以石基土堡 , 三合土堡墙高6米 , 宽2米多 , 上有垛口 。
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 东门题刻“东方钜障” , 西门题“硕高居胜” , 南门题“丹鼎钟祥” , 唯北门没有题额 。天井中筑一条地道通东门外 。“完璧楼”及其环卫土堡俗称“内城” 。另一部分是赵义建的五座进府第 , 每座30间 , 共150间 , 俗称“官厅” 。每座第5进为2层楼 , 系内眷住 。现仍保存完好 。
作为一座聚族而居的防寇城堡 , 赵家堡既有较高的防御能力 , 又有供一个大家族生存和发展的功能 。在这个周长1082米的闽南小城堡里 , 保存了一个灭国王族绵绵几百年的故事 。
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 , 赵家堡的建造者把城堡的建造作为宣泄其王族情结的载体 , 在总体规划、布局和立意上 , 处处仿照北宋故都开封 , 甚至在单体建筑的造型设置乃至一些具体构件的处理 , 建筑物的命名上 , 也尽可能地流露了其对祖先帝业的炫耀和思幕 , 当然 , 也流露出了对一代王朝终于没落的无奈和叹惋 。
官厅前面广场有鱼池水阁 , 池上筑有精致的“汴派桥” 。此外还有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 。石刻有“墨池”、“悟石”、“读书处”、“云巢”等 。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 。周围约一公里半 , 面积约半平方公里 。
【具有历史意义的漳州赵家堡】专家称这里不胜赞美 , 并留言“遗址丰富 , 建筑尚存 , 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遗址 , 其布局立意 , 处处犹以汴京之旧 , 使我们重温宋史 , 更觉有胜文献之记载 。”昔日皇族的光耀已不在 , 今日赵氏的后裔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 , 经营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