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楚、吴、越很热衷扩张土地,而晋、齐、宋、燕只顾一亩三分地呢?( 五 )


为什么秦、楚、吴、越很热衷扩张土地,而晋、齐、宋、燕只顾一亩三分地呢?

文章插图
故而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在生存压力和统一的欲望的面前,没有国家不欲扩张,只是因为有的处于四战之地而被限制,边缘国家大多扩张欲望极强、功绩甚为瞩目!
这不对,秦国,晋国,齐国在春秋初期都是小国,后来不断吞并其他小国慢慢扩张成大国
秦地处西垂,土地贫瘠,而且属于养马有功,才受周孝王分封,所以历代秦国国君都希望东出与其余诸侯国争利 。
楚国虽强,却一直被中原诸侯国称为蛮夷,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得到中原诸侯国的认同 。
吴国和越国同样,虽然在东南称霸,但依旧得不到中原名族的认可,被其称为蛮族 。
晋国和齐国均为大国,所受分封之地全都是肥沃之地,晋国在春秋争霸时期国力达到了顶峰 。而齐国依海而立,垄断鱼盐业,国力强盛,工商业较为发达,比较安逸 。
宋国内乱较多,军事实力不强,而且夹在晋楚争霸之间,战事不断,没法向外扩展 。
燕国地处北方,不仅要提防胡人入侵,还要防止齐国的进攻,首尾不顾,也是难以向外扩张 。
晋、齐、宋、燕刚守封建国的时候地盘都比较小 。齐国一开始只有营丘,后面扩大了10倍以上 。战国时期齐国曾经吞并了宋国,又洗劫了燕国 。终于引起了诸侯的恐慌,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讨伐齐国,楚国假装调节,其实是乘机攻占齐国部分领土 。齐国连续丢了70个城池,只剩下即墨,最后是田单复国 。
这有各国所处的国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原因,也有当时的政治大气候原因 。
先说晋国,在春秋时期那是超级大国,晋文公是春霸之一,是各种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都存在的人物 。但后来晋国像前苏联一样解体了,分成了韩、赵、魏三国 。春秋时期周王室还是比较受尊重的,各诸侯国之间还是讲仁义道德为主 。有哪个诸侯国对周王室不敬或是欺负周边弱小国家,齐桓公、晋文公这些盟主就会出面主持公道,一般情况下大国介入的程度仅限于对方承认错误,表示臣服即可,而不会改变对方的国家版图 。
齐国不是没有扩张领土,而是硬生生地把曾经最大的诸侯国鲁国吞并了 。要知道鲁国可是周武王长子伯禽的封国,敢吞并鲁国就证明齐国已把周王室完全当空气了 。但接下来齐国北进、西进、南下的三面扩展都遇到了困难,北面是国虽小但战斗力很强悍的燕国,东面是魏、赵这两个豪强,南面是与它体量相当的楚国 。所以齐国不是没扩张,而是扩到这里再也拓不动了 。
宋国夹在魏齐楚中间,国土面积小,只是个千乘之国,曾经也牛逼过一小段时间,但也是因为君主仁义出名而受尊重,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再牛逼也是伪牛逼 。所以宋国根本无力扩张 。
燕国位于河北省北部及内蒙古南部一带,当时乃是中原边缘,苦寒之地 。国土虽不小,但人口很少,仅能自保而已 。纵如此,燕军也曾在乐毅统帅下险些灭亡了齐国 。所以燕国国力虽弱,也有过扩张史 。
秦国在所有诸侯国地理位置是最好的,军事上,只需把住峭山、函谷关、潼关,就好像披上了防护甲,他打得着别人而别人打不着他了 。商鞅变法之后,国力空前强大,不是简单的扩改,而是产生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了 。
楚国由于地处南方,北面与中原列强有长江之险防御,而江南都是一些小不点国家,打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楚国就把周边的小国一个个吞掉了 。
吴、越这两个春秋时代才存在的国家,他们所谓的扩张实际是这两个同宗兄弟间的内战,先吴击败越,后来越击败吴,再后来楚国一口把他们都吞掉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