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广西传统民俗有哪些

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造就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相距较远的地区在地方文化上往往表现出天差地别的不同 。那么你知道,作为壮族自治区的广西有哪些传统民俗呢?你是不是对于广西文化一无所知?那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科普广西的传统民俗吧 。
歌舞游艺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 。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问答应对,题材广泛;比兴押韵,排比重叠,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可以即兴演唱,随编随唱,就地取材,渲染气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欣赏功能 。
山歌应用广泛,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举凡节日庆典、恋爱求偶、娱乐礼仪,大多以歌声相伴随 。特别是哺育了歌仙刘三姐的壮胞山乡,素有“歌海”之称 。壮乡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歌抒,每逢三月三,各歌抒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 。侗乡也被称为是“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侗族情歌优美,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意蕴深长 。
“琵琶歌”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 。“大歌”一领众和,多声部合唱,声音宏亮,气势磅礴 。其它如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松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坳瑶的“大声歌”,茶山瑶的“香哩歌”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
【盘点广西传统民俗有哪些】歌舞游艺习俗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中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开发价值 。这是因为:首先,歌舞本身就是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它们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深深的生活气息,能给游人以新鲜奇特的感受 。其次,大多数歌舞游艺活动对表演的时空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集中起来定时表演,便于搞集中开发,使其成为经常性的民俗表演项目 。
再次,歌舞游艺大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让旅游者也参加到活动中去,与演员对唱、共舞,同娱,亲身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新奇感受 。
岁时节俗
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大多集中众多的民俗事象,场面大,参加者众,民族风情浓厚 。特别是娱乐性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耿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佬族的“坡节”等,气氛热烈,游人置身于节日中,可观可赏,可歌可舞,因而旅游开发潜力最大 。
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蜗节”、忆佬族的“拜树节”、京族的“哈节”等宗教性节日,气氛独特,场面壮观,娱乐表演项目多,原始意味浓厚 。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就能够满足民俗旅游者求古求异的心理,使这一民俗资源产生独特的魅力 。时令年节因节期固定,节日内容相对单调一些,接待游客受到一定限制 。
仪礼活动
民俗旅游与山水旅游不同,后者是人(游客)和自然的交融与协调,前者则是人(游客)和人(作为民俗载体的东道主)的沟通和调谐 。东道主的言语仪礼和行为规范,将直接作用于游客 。新颖、独持、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将给游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相互沟通的桥梁 。
因此,开展民俗旅游必须重视民族礼仪的开发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开发民族礼仪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传统作保证 。诸如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宾,以“礼歌会”待客;侗人以“打油茶”待客,苗人以拦路酒迎客,都别开生面,可资利用 。但这些礼节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 。在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