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是什么原因

在医学上 , 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叫心率 , 是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 。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 。然而有些人的心跳要比常人慢一些 , 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跳快慢由什么决定
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 ,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 , 心跳的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跳的快慢主要受到神经、体液和温度的影响:
1、情绪激动、紧张或运动的状态下 , 心跳会增快 , 反之 , 心跳会减慢;
2、体温每升高1℃ , 每分钟心跳将增加;12~18次;
3、新生儿的心跳较快;
4、成年人中女性的心跳比男性稍快;
5、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人心跳较慢 。
运动员心跳慢的原因
飞行员、运动员等安静时的心跳可低至45次/分 , 我们称之为运动员心跳 。运动员的心跳慢 , 与他们长期训练有关:
1.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 , 让心跳变慢的神经的兴奋性会增高 , 心跳次数会减慢;
2.运动员的心肌非常粗壮有力 , 能被拉伸的更长 , 这样心脏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储存更多的血液 , 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当于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 , 足以满足运动员正常的生理需要;
3.运动员负责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比一般人多 , 携氧能力更强 , 所以运动员心跳慢 , 大概每分钟四五十次应该属于正常 。
睡眠状态下心跳减慢
正常人也可以达到运动员这种缓慢的心跳 , 不过是在睡眠的状态下 , 睡眠时机体代谢活动减慢 , 供氧需求降低 , 睡眠状态下心跳降低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 。
疾病因素导致心跳慢
1、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 , 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 , 引起心跳减缓;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2、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
药物因素导致心跳慢
服用某些药物的时候也会导致出现心跳变慢的的情况 , 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等 , 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