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礼仪中 , 早晚课是佛家一种醒觉 , 反省自己的活动 。是行者个人专注用功、抒发宗教情操的时机 , 也是对众生、社会的关怀与祝福 。那么 , 早晚课都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接下来 , 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早课: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 , 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 , 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 。其中 , 《楞严咒》为一堂功课 , 《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 , 有些寺院这两堂功课轮流念 , 只有在佛教节日才念两堂功课 。
如果在初一、十五 , 早课之前加唱“香赞” , 即《宝鼎赞》:“宝鼎热名香 , 普遍十方 , 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世界祝和平 , 地久天长 。端为世界祝和平 , 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南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如果在佛菩萨圣诞或普佛时 , 则唱《戒定真香》 。
一般寺院在平时都是直接从《楞严咒》开始 。《楞严咒》又称为《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 , 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卷 。在藏文经典中称为《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 西藏各喇嘛寺院也是每日念诵的 。经中说 , 十方诸佛以此神咒而成无上正觉 , 诵持此咒有降魔息灾、拔济群苦、制伏外道的作用 。《楞严咒》的咒文较长 , 有427句 , 2620字 , 其本身就构成为一堂功课 。宋元以来一直盛行 , 特别是南宋和元两代 , 丛林每年于安居结夏中定有三月(农历四月十三至七月十三为期的楞严会制) , 节日、祝愿、祈祷、荐亡等无不讽诵 。
念完咒语后 , 便念诵《心经》 。然后 , 维那起腔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 , 再唱赞偈:“上来现前清净众 , 讽诵楞严秘密咒 , 回向三宝众龙天 , 守护伽蓝诸圣众 。三途八难俱离苦 , 四恩三有尽沾恩 , 国界安宁兵革销 , 风调雨顺民安乐 。大众熏修希胜进 , 十地顿超无难事 , 三门清净绝非虞 , 众等归依增福慧 。阿弥陀佛身金色 , 相好光明无等伦 , 白毫宛转五须弥 ,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 化菩萨众亦无边 , 四十八愿度众生 ,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 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
两序大众出班绕佛 , 念“南无阿弥陀佛”几百声 。接着 , 转板念“阿弥陀佛” , 大众归位 , 跪下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
然后 , 维那起腔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悦众敲引磬和板:“一者礼敬诸佛 , 二者称赞如来 , 三者广修供养 , 四者忏悔业障 , 五者随喜功德 , 六者请转轮 , 七者请佛住世 , 八者常随佛学 , 九者恒顺众生 , 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 , 一切菩萨摩诃萨 , 摩诃般若波罗蜜 。”
接着 , 维那起腔念:“四生九有 , 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 , 共入毗卢性海(接铃鼓)” 。大众站起来 , 维那起腔唱三归依 。接着 , 如果逢朔望 , 加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维那起腔 , 大众跟着木鱼声念“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三称 。然后 , 换成敲引磬 , 念《大吉祥天女咒》 。最后 , 唱《韦驮赞》:“韦驮天将 , 菩萨化身 , 拥护佛法誓弘深 。宝杵镇魔军 , 功德难伦 , 祈祷副群心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 , 摩诃般若波罗蜜 。”
- 拥有双重桂冠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九华山
- 佛学会是什么意思?佛学研究团体
- 佛教法器的作用及其具体分类
- 寺院和尚的级别讲解,和尚也分等级吗
- 佛教文化说,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红花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 英国爱他美和牛栏,哪个比较好呢?有啥区别吗?
- 葡萄和粽子能一起吃吗
- 以家人之名尖尖最后和谁在一起
- 打第三针加强和不打的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