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河南省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大省,洛阳作为千古名都,千年沉淀下来的底蕴自是非常深厚,这也是洛阳人民的自豪,也是中国的自豪,其中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河洛大鼓便是其中一种艺术文化,但是你对河洛大鼓的了解有多少呢?本期洛阳文化为你解析 。
河洛大鼓,河南汉族地方曲种之一,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 。当地人都称河洛大鼓为“说书”,至今在洛阳一带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 。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河洛大鼓】河洛大鼓的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知名的艺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禄、张天倍、程文和、段界平、王小岳等 。
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 。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 。“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 。据洛阳地方志记载,河洛大鼓形成过程和初创时间为:清末以前,洛阳城乡流传较广的曲艺形式称“琴书” 。
约在清末民初,偃师县琴书艺人较集中的段湾村,有段炎等人前往南阳学艺,学会了当地的“鼓儿词” 。并与洛阳方言琴书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大鼓 。河洛大鼓在发展过程中曾有“鼓碰弦”、“大鼓京腔”、“洛阳大鼓”等名称,“河洛大鼓”的名称是在1952年才正式命名的 。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 。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愿书” 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 。
您也许还喜欢:
丽江标志性建筑:大水车
探秘关于丽江鹰猎文化
神秘的丽江殉情文化
桂林为什么叫桂林?
- 景观十分丰富的——台州神仙居
- 最出名的那些贵阳特产
- 盘点:青海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 福州结婚习俗,怎么接亲?
- 用电蚊香的朋友请注意: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要再犯3个错误
- 请你谈谈你该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 什么样的礼物最能打动女孩子的心?
- 后悔!你家的装修千万别走这些误区,被让装修毁了家!
- 王嘉尔、张若昀、王一博、桂纶镁他们最近的娱乐他们你知道吗?
- 低位破水和高位破水的区别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