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感慨颇多的短篇和经典小故事可以分享?( 三 )


其实阿文身上的这些“改变”婚前就有,只不过被小芳忽略了,她眼中只有她认为的那些“优点” 。可是婚后长时间的相处,让小芳渐渐发现了这些她不爱的“缺点”,并且这些“缺点”和“理想的模子”背离 。这些小芳不爱的“缺点”慢慢替代了原来她爱的那些美好的部分,这时他们的婚烟陷入危机,最终以离婚收场 。
所以,我们爱上谁并不重要,不可能有一个人与我们理想中的模板一模一样,每一段爱情都会有失望的痛苦 。
有一句话说:少男少女的爱像是在爱父母,需要的是关心年轻人的爱像是爱自己,渴望认同成年人的爱才是爱别人,有着奉献与宽容 。李子勋认为,有许多成年人的爱其实也是在爱自己,他可能生活在一种恋爱的幻觉中 。
只有当我们从恋爱的幻觉中走出来,去接纳眼前的那个人,而不是自己心中的模板时,真正的爱才会产生 。
当然,爱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 。我们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当事情不那么如意、当爱人让我们失望的时候,还能够爱 。
20年前李子勋读过一篇叫《渡口》的文章 。文章讲的是两个相爱的人分别在两个相隔200多里的县城教书 。眼看假期到了两个人约好在甲城相见 。耐不了苦苦的相思与寂寞,男友提前两天从甲城出发到乙域去,满心希望给乙城的女友一个惊喜 。而女友呢,也许是心心相通,早早结東了教学工作,千求万求让校长多准了两天假,提前两天从乙城出发匆匆赶往甲城,满心希望给甲城的男友一个惊喜 。
一路上他和她都在想象着,这多出的两天将会如何快乐地在一起度过……但是阴差阳错,他们在中途的一个渡口擦肩而过两个主人公并不知道,他们自己朝着一个注定会失落的前方赶着路 。但两个人的精神世界却是丰盈的,因为这一路中,他们的内心都盛满了爱 。纵使不能如期见面,却还是能在对方的努力中,看到更多的爱与在乎 。
李子勋说这篇文章里有一个很深的哲理 。爱情就像是《渡口》里的两个人,他们深爱着对方,都在为对方着想,但却在自己的心路上行进 。
两条心路会不会相交,相交后会不会分离,谁也说不清 。爱是内心的事,你感觉爱了,是你内心有爱 。你感觉不到爱,是你内心没有爱,或者你内心没有感受爱的能力 。

关于爱情,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感慨颇多的短篇和经典小故事可以分享?

文章插图
印象最为深刻的短篇爱情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多少恨》 。在她数量很多的短篇故事里边,最最喜欢这篇,因为看完觉得有遗憾,有怅然,还有丝丝希望 。
张爱玲著作很多,这篇很不起眼,是她在电影《不了情》湮灭之后,不甘心下改写的一个故事 。看名字就知道,是一个悲剧 。
一个是年轻貌美受过新式教育的家庭女教师,一个是成功的新潮商人 。一个温柔贤淑、受过教育又思想新潮,一个事业有成长相帅气又有钞票 。
两个人结识于偶遇,彼此渐生爱慕 。只不过相遇的时间不对,男主已婚,老式包办婚姻,没有幸福,妻子在老家独居 。男主宗豫的女儿小蛮可爱又叛逆,唯独到了女主家茵当她家庭教师的时候,开始被她的温柔感化,走上正轨 。
家茵的父亲早年抛妻弃子另结新欢,他好吃懒做经济拮据,想要靠女儿的婚姻来谋些钱财;宗豫的原配病入膏肓,没有爱的婚姻不光困着宗豫,也困着她,她对家茵说,既然跟了宗豫,她不计较,只要家茵劝宗豫别离婚,她愿意退居乡下,别的不管 。本来只是单纯谈了一场恋爱的家茵,被这样说深觉受辱,毕竟民国时期,不太开放,自由恋爱已经算是新潮 。家茵的父亲劝她,结婚不结婚不重要,结了婚男人就会后悔,就不再爱了 。企图通过歪理邪说让家茵继续留在宗豫身边,好让他攀上“摇钱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