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解释爱情这个词的,为什么?( 二 )


这个词是在182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才根据love这个词,替中国人翻译的 。在那之前的几千年文明岁月,中国人的脑海里,从来没有什么“爱情”的概念 。也就是说,爱情,是被发明出来的 。
古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见爱情可以与生死等价齐观 。现代人里李敖说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深似海,我的爱情浅 。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比较后的产物 。优于他人则留,劣于他人则弃 。
爱情是一个外来语 。翻遍中国的所有古籍,恐怕也找不到爱情这个词 。
爱情的英文就是love,它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用在名词方面,不妨理解为“男女基于性欲产生的好感”,而且是可以用来做(make)的 。
但是到了中国之后,很快和洋快餐一样被本土化了 。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 。尤其对于女性,爱情绝不止于“好感”那样简单,而且还包含着她们更多的期待:靠爱情的力量,让我喜欢的男人自愿付出物质和精神关怀,并做到不离不弃、守身如玉 。
很明显,除了两性之间的好感之外,这里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从一而终、白头偕老 。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爱情,都是土洋结合的产物 。
好吧,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爱情”一词是谁较早定义的 。
在我国最早发现“爱情”字眼的是汉代嵇康的《答二郭诗其一》:
还有唐朝韦嗣立的《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这是较早出现的“爱情”字语,没有其定义和论述 。
“爱情”这个词,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公元427——347年)的论述 。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 。
“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 。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西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 。
柏拉图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 。
他举例子说:一个处在热恋中的男子,假如他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或行为,被他的父母、朋友或别的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已的恋人看见,使他顿时苍白失色,那么失脸面 。
柏拉图说:“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柏拉图坚信“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 。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 。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
综合“东方说”与“西方说”,“爱情”这个词到底是谁定义的?我觉得,古西腊柏拉图论述的更直接明白 。您说呢?
解答至此 。
【你是如何解释爱情这个词的,为什么?】有情则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