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被大数据杀熟,被人工智能套路?( 二 )


我们得要先分析下,大数据是怎么给我们每个人画像的 。
首先,身份证信息,这个没法造假,那么你的姓名,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都会被收录 。
第二,手机信息,当你允许定位的时候,你平时喜欢去哪里,哪个地方带的时间比较久,固定时间回去哪里,那么,你的上班地址,家庭住址,去什么地方消费,消费层次,都会被收录 。
第三,当你允许匹配通讯录时,如果她们也被收集的身份证信息和位置信息的话 。那你的同事有哪些人,有什么样的朋友,朋友的消费层次如何,你的社交信息会进一步确定 。
第四,当你在手机上查东西时,就会暴露,你对什么感兴趣,需要什么 。兴趣爱好会暴露 。尤其在网上购买东西,收货地址会比第二条定位的更加准确 。消费层次、偏好哪些品牌,也都暴露的一干二净 。
第五,根据你购买的东西种类,也可以判断,家里是否有儿童,是否有另一半,家庭成员构成也会暴露一部分 。
第六,允许读取和写入相册,你的模样,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平时出入的场地,进一步被暴露 。
如果你知道某人以上6点信息,我相信你也可以杀熟 。
所以想要避免被杀熟,就要从以上几点出发 。
1、避免隐私协议不严密的APP读取手机身份证信息 。
2、如无必要,不要随意允许定位权限 。
3、通讯的存在,除了备份,也不要随意同意匹配 。
4、尽量少在登陆了自己信息的游览器查东西,如果你去网吧查,那就几乎没事,哈哈
5、现在的情况几乎没法避免,除非,你一直在实体店买东西
6、不要随意允许没必要的APP读取你的照片,越少暴露约好 。
综上所示,尽量保证自己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安装APP如非必要,不要随意同意授权 。对于有霸王条款的APP要坚决杜绝,不授权不给使用的话,那我就换一家用 。
首先要说的是:理论上你是防不了的,并且随着技术进步,普通老百姓真没必要防 。
其次关于大数据征集的关键参数和相关算法:
(逐项深入)
1、身份、特征、常用硬件
2、地域、搜索引擎使用的关键词
3、app的频次和兴趣
4、消费、信用
5、收入、税收
6、社交图谱、照片、共享关系
7、密钥、加密特征
前三项是无法规避的
从第四点开始你都可以通过良好的使用电脑和手机设置来一定程度上的规避
如果你不喜欢大数据杀熟这种方式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借朋友的号买你想买的东西,自己平日里使用的号取消一切点赞、加购、收藏、分享等行为 。
所以其实还是没啥必要,普通人就按自己开心的方式生活就好,能赚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消费计划就好
多了解它们,多认识它们,等它们套路你的时候,你就可以反过来为你自己所用 。
一句话,所有非必要的个人信息都用近似的代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