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喂养是指婴儿吃的过饱,吃的太多,从宝宝外形和体重上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胖乎乎的,胳膊腿像米其林轮胎,大人看着都觉得小宝宝真有福,胖嘟嘟的真可爱,殊不知小宝宝有可能是被“过度喂养”了,小小的胃正被撑得大大的 。
宝宝的胃容量其实小,下面这张图能够看到宝宝各种内脏体积大小,其中胃的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像个月牙 。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母乳喂养大本营
通常,奶瓶喂养更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因为奶瓶的出奶很容易,流速快,小宝宝咕咚咕咚的就吃下去了,而小宝宝通常除了吃奶还有吸吮需求,所以,奶瓶喂养的话,吃饱了,宝宝却很难“停下来”慢慢满足吸吮需求,就很容易吃的太多 。
母乳亲喂也有可能造成过度喂养,但是,几率不如奶瓶喂养大,因为,母乳喂养的过程是需要宝宝用力吸吮的,每一滴乳汁都得费力获得,吃奶的速度和节奏也是由宝宝主动控制的,所以,不用担心宝宝吃的太多 。
母乳亲喂常会出现因为宝宝的吸吮需求而频繁吃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摄入比正常量多的母乳,频繁吃奶也容易给妈妈的乳房造成负担,损伤乳头 。
1.大人把觅食反射当做宝宝饥饿的信号
新生儿都会有一个原始反射叫:觅食反射,这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本能,当我们用手碰触宝宝嘴唇四周时,宝宝会张开嘴好像就要吃奶的样子,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就以为是宝宝饿了,那就错了,当宝宝吃饱以后,我们再碰触时,宝宝依然会张嘴 。
所以,不要用这个方法来判断宝宝是否饥饿了 。
2.大人忽略了宝宝的吸吮需求
小宝宝们有时候需要通过吸吮来获得安全感,也需要通过不断吸吮来锻炼自己主动吸吮的能力,所以,有时候如果发现宝宝吃奶的速度变慢了,有一口没一口的吸吮,“嘬”着乳头,说明宝宝在寻求安慰,而不是还没吃饱 。
3.大人无法准确判断宝宝的哭声需求
如果宝宝哭了,大部分人都会直接联想到是不是饿了啊,快给喂奶吧,但是,对于一个不会说话,不能自如控制自己身体的新生儿来讲,哭是表达意愿的唯一方法和途径,但是,大人们总觉得宝宝们是饿了 。
实际上,哭了也有可能是冷了、热了、尿了、拉屎了、腹痛、惊跳反射 。

文章插图
1.掌握喂养的基本规律
母乳喂养虽然是按需喂养,但是出月子后,也是有基本规律的,2-3小时喂养一次,每次单边吸吮15分钟左右 。等到宝宝4个月以后,按需喂养就可以变为按时喂养 。
母乳喂养最终会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宝宝吃多少,妈妈产多少 。
妈妈可以记录宝宝每次吃奶的时间和时长,有了这些数据,就能掌握宝宝的吃奶规律了 。
2.能够准确把握宝宝饥饿信号
宝宝如果是饿了,不会突然就开始大哭,一定是会经历一个过程,有点饿到很饿了再到饿急了,从哼唧,身体扭动,转头张嘴找奶到情绪开始急躁,身体扭动幅度变大最后到开始哇哇大哭 。
妈妈只要细心观察就能看出来宝宝饥饿的程度,最好在宝宝刚开始有点饿时就喂奶 。
3. 能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母乳喂养虽然不知道每次宝宝吃了多少,看起来没有奶瓶的刻度精准,好把握,但是,妈妈的乳房是智能的,这是生命本能,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信号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4.用妈妈的手指代替乳头提供吸吮需求
如果发现宝宝吃饱了但还在吸吮乳头,妈妈可以用自己洗干净的,修剪过指甲的小手指,指腹向上,从宝宝的嘴角划入嘴里,抵在宝宝上牙龈处,使宝宝嘴巴张开,吐出乳头,然后让宝宝吸吮妈妈的手指 。
- 新一轮病毒来袭,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你做好预防了吗?怎么做才不会被传染吗?
- “东亚杯”后,斯科拉里、小克鲁伊夫、佩雷拉,足协会选择谁任主帅打40强赛?
- 2022非主流个性签名男生伤感帅气 原来天长地久只是误会一场
- 中老年人为何会有婚姻危机?中老年婚姻危机如何化解?
- 为何新陈代谢低会阻碍减肥成功?
- 明智女人要学会"因材减肥"
- 学生减肥健康指南
- 无节制地玩电子游戏会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带来多大的危害?
- 夏奥会或冬奥会均可 你最喜欢哪届奥运会的吉祥物?
- 怀孕32周了,如果胎儿已经入盆,孕妇会有什么感觉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