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也掉入“消费主义陷阱”?一顶帐篷3万,出门必喝手冲,花100万也不嫌多( 三 )


而对于国产露营品牌,赵勇付之一哂 。“这都是给小白玩的 。在我们那个圈子,哪怕海淘、代购,也要买国外的高端品牌 。”在他看来,国产露营品牌抄袭严重,国外做什么火,国内工厂就立刻抄 。“无论是设计、颜值、质量上,都与国外品牌相去甚远 。”
元气资本研究员林旖旎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由于Glamping即精致露营,在中国市场刚刚兴起,面向本土市场的露营品牌仍然很少,早期露营装备企业业务多以出海为主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消费品牌在供应链上往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品牌能力较西方成熟市场更为薄弱,这容易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林旖旎说道 。
探路者集团品牌副总裁韩晔不认同上述观点 。韩晔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国外露营品牌起步较早,文化积淀深厚,在细分市场上更有经验,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但随着市场偏向大众化,国产露营品牌的优势开始凸显,比如性价比高,产业带丰富,品类充足,且更易触达用户 。
“现在国产露营装备的产品质量足以匹敌国际品牌,相比欧美品牌,缺的只是品牌溢价 。”韩晔谈到 。
展望未来,国内露营品牌如何打造类国外高端的真正的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呢?
林旖旎认为,中国本土露营品牌、乃至户外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和潮流化才能获得更高溢价,此外,将场景从户外延展至城市(Urban Outdoor),才能延长露营或户外品牌的生命周期 。
韩晔指出,要缩小与国外高端产品的差距,国内品牌需要做长期的品牌建设,让“流量回归价值” 。他介绍,在露营装备方面,探路者进行了层级多元化的创新设计,除了传统的露营及便捷露营装备外,还推出高端多人棉布材质帐篷、精致露营轻量级帐篷、休闲露营及亲子帐等 。在天幕、铝合金折叠桌、蛋卷桌、月亮椅等产品上也不断发力,力求打造“精致露营”的场景画面 。
业内预测,2026年后,户外露营装备市场有望达150亿级别规模 。在不远的未来,国产露营品牌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升级,还需边走边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